太子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可以料想到以后会有漫长的拉锯战,这才是开始,皇帝就这样沉不住气了。

“陛下,中庸之道,并不是简单理解为忍让不出头,何为中?不偏不倚,居于正位。恕老臣僭越,您如今是天下正统之君,现政通人和,您又年富力强,纵然朝廷中有些许矛盾,但都不到兵戎相见的地步,您只要持以正道,臣民安居乐业,是不易被挑唆的,虽然敬鬼神,但认为您是正统的想法是不会轻易改变的,纵有人怀有私心,也不会转为不臣的想法,一来是既能生活富足,大多的普通人也就不会去做大逆的事,二来也是找不到名义,如果不占道义,人心不凝聚,轻易不能成功,明智的人就不会冒险,不智的人也不足为惧。反之,您要是被扰乱了,就会被欲行不轨的人寻到可乘之机损害您的名誉,所以,您无论要用出什么样的对策,都不可失稳。”

谢怀咎方才发了火,自己也意识到不妥,他深呼了一口气,攥了攥手,收拾表情克制道:“那依卢相之言,该如何呢?”

卢希道见此略一抚须,在心里暗自点了点头,皇帝是因为在先帝身边学习的时间太短了,年轻,经历也少,格局一时还没有打开,但只要能听进去劝诫,自然慢慢也能锻炼起来。

于是他继续说:“譬如今日,临淮郡王做了那样的道术,不是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威慑外邦小国,如果您不被影响,那么虽然先太子可以赚取名声,可您也可以利用这点加固统治,这是因为在外人看来,您是君主,所有人都是您的臣属,这是事实,如荀子以为人之好恶利欲乃是天性,需要经过修行才能获得仁义,做君王也是如此,臣下有私心杂念是常见的事,要正确判断平衡利用统率,这才是君王御人之道。”

有一说一,虽然卢希道是有些诸如权倾朝野、与君主共治天下的野望,但是在这种时候也难免希望皇帝能自己立住,毕竟他年纪大了,自认也不是打算要祸乱朝纲,十几年后自然还是要还权给皇帝的,所以卢希道也苦口婆心给谢怀咎摆事实讲道理。

等谢怀咎送走了人,他一个人坐在位上,盯着案上的一枚镇纸出神。

从他登基开始……不,从他被庄帝选中开始,每个人都告诉他要正、要正、要正,可什么是正呢?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君子能够守己持心,小人却会去冒险妄图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难道不想安安稳稳接受天命吗?天什么都没给他,他没有选,只有做个小人,汲汲营营。

等他用小人的方法得到了不属于的东西后,大家又纷纷告诉他,你从这一刻开始,就要放下过去,做个君子了。

可是放下过去。

怎么放?

谢怀咎突然伸手攥住了那个镇纸,猛地扬了起来。

他想起小时候,那些兄弟聚在一起,偶尔会秘密地说太子的坏话,他总觉得那是他们自己得不到,所以就嫉妒太子,虽然和他没关系,但他甚至能从中得到一种报复的快感,那些人嫉妒又怎么样,嫉妒不来的,谢怀璧就是命好。

有的人,就是天生命那么好。

谢怀咎的手举了很久,捏的咯咯作响,像是要把镇纸握成一团,最终,他的手抽搐着颤了颤,又一点一点地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