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光圈。可是这个时候贾雨村看不出来,他觉得这个老和尚又脏又臭,也没有什么深度。
甄士隐最后是跟一个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走了。癞头、跛足反而是一种天机。有一个传统要追溯到庄子。庄子认为哲学里面所有讲道和悟道的人都非常奇怪,都是五官四肢不齐全的人。他不让人家看出来。这跟我们认为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刚好相反,因为佛、道都是在讲生命经历过一些幻象之后,不在意自己的形貌了,他会化身为一个怪里怪气的人出现。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走进庙堂,仿佛要接受一种领悟的时候,其实他心里没有领悟,所以他看到的只是一个懵懂的、答非所问的老和尚。他很失望,就出来了。出来以后去酒楼喝酒,碰到了以前在都中认识的一个人,叫做冷子兴。冷子兴变成一个重要角色,他开始给贾雨村介绍荣国府是怎么回事。
贾府的萧疏
注意这个人的名字冷子兴有点冷眼旁观的感觉,冷眼看人世间的兴亡。他是贾雨村在都中的旧识,做古董生意。一般人不太知道,做古董生意的人对很多东西非常敏感。因为古董的价格根本没有定数,一件陶瓷、一尊商朝的鼎,要卖到多少钱,都没有价码。可是玩古董的人,结交的全是非同寻常的人,因为要有许多的闲钱,才玩得起古董。这些人可以看到兴亡,而且最明显的是,所有的古董都有一个来历。
我曾在一个朋友家吃饭,他拿出几件东西给我看,说这是定远斋最近拍卖出来的东西。大家知道,定远斋是张学良家的堂号。在张学良移居夏威夷前,把很多东西卖了,里面有皇室的扇子、他的印章等等,这里面就有我刚才讲的兴衰。也只有买卖这种东西的人,才会知道这个时代里面哪些人发达了,哪些人衰落了。这些古董会从谁家到谁家,他们非常清楚。做古董买卖的冷子兴,开始讲贾家的故事。贾家外面看上去堂堂皇皇,不得了的一个家室。可是管家王熙凤,会偷偷地拿东西到当铺去卖,卖到古董店去,换一点钱来周转一下。这个事情只有冷子兴这种人知道。做这种生意的人最敏感,他马上可以感觉得出来。所以,作者用冷子兴带出贾家。
冷子兴跟贾雨村提道:“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异事。”这就讲到贾府了。这个异事到底是什么?贾雨村也觉得好奇,就说我家族里没有人住在京城里。冷子兴说你们同姓,难道不是同宗一族吗?在旧时代的封建关系里,同姓就是同宗。当然这个时候贾府是朝廷大官,贾雨村是一个没落的官僚,他觉得高攀不起。贾雨村笑起来说,如果论起他们家来,“自东汉贾复以后,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能逐细考查?”可是荣国府这一支的确跟贾雨村他们是同一个宗谱,是有一些亲戚的关系。只是因为他们如此繁盛,所以谁也不敢去认。这是从贾雨村的口中讲出来的。但是,冷子兴一直提醒他说,你不要说他们繁盛,“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贾雨村有点吃惊。他去年到了金陵地界(就是南京),走到最繁华、最热闹、地价最贵的地方,有一条街,东边是宁国府,往西走是荣国府,一个家族两府就把一条街占满了。怎么可能萧索了,怎么可能没落了?他有一点怀疑。子兴说,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种大家族虽在败落,可外面看不出来。
这里有一点讲作者的家族,经历了第三代、第四代,其实外面已经有点撑不住了,但它必须维持一个样子。一般人看不出来,可是玩古董的冷子兴,就知道这个家族已经不行了。他提到家族琐事,讲他们的日用排场多么大,又不能省俭,因为这种家族需要摆门面,不管嫁女儿、娶媳妇都要摆出很大的排场,花费也比一般人更多。所以“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个话我们白话里面不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