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女孩子是不受教育、不读书的,可林黛玉当时就读书识字。父母有点想把她当儿子带大。这个时候贾雨村生了病,在旅馆里面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月。身体慢慢好起来时,盘费已花得差不多了,他想找个事做。
恰好以前的老朋友在旁边,他从朋友那里听说林如海家想要聘一个西宾。西宾就是家教。我们说做东,东是主人,请来的老师是最尊贵的,坐西席,所以说是西宾,西边的贵宾就是家教。古代真正能到学堂里读书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女孩子,不可能到学堂读书。如果要读书的话,就请一个家教到家里来教。这种家教通常是一些暂时不做官的读书人。过去读书人都是为了做官。最重要的,是因为所有请得起家教的家庭都是重要官员,可以借这个机会东山再起,特别是林如海家。所以贾雨村看起来无意,其实也好像都已经探访好了,他知道去做这样一个家教的重要性。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做这个家教也做得很轻松。这里说他托了几个朋友“谋了进去”,注意这四个字,绝对不是偶然登个报你就去应聘,然后做了家教。“谋了进去”,一定是打探、计划了很久。他也很高兴做这个工作,因为他只教一个女孩子,两个伴读丫环。
以前的丫环是要跟着小姐读书的。在《游园惊梦》里面,小姐杜丽娘要读书的时候,丫头春香就要伴读。“春香闹学”那一段戏非常有趣。春香是一个丫头,她觉得读书对自己一点用处也没有,她不知道读《诗经》干吗,所以就一会儿举手说我要去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去干什么,跑来跑去,把课堂闹得一塌糊涂。
明朝之后,很多戏里面的主角常常是丫头。《红楼梦》中十二金钗都是小姐,可是十二副钗都是丫头,就是袭人、晴雯、紫鹃这等人。最后做妾的香菱也是丫头出身,她们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这里点出了林黛玉,这个时候是侧写:“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爸爸妈妈只是让她读书解闷。所以贾雨村教起来就非常省力。“堪堪又是一载的光景”,大概教了一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林黛玉的妈妈贾敏生病去世了。“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这个女学生哀痛过度,本来身体就很弱,“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贾雨村就更轻松了。他就“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他到了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看到一个庙。
庄子的禅机
前面讲到甄士隐梦中看到一个牌坊,要进进不去。现在贾雨村在人间落难,官职被参革,他看到一个庙,庙上写着“智通寺”三个字。凡是《红楼梦》里出现庙的时候,其实都有一些点化人的意思。可这里很好玩,甄士隐后来听了《好了歌》就了悟了,而贾雨村还没有到了悟的时候,他一心想着做官,根本看不懂。所以他就看到一副破旧的对联,对联上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其实是讲人最后的绝望之处,就是你如果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不至于到绝境。眼前如果没有路,你就回头是岸吧。这其中隐含一点禅机。
贾雨村看了以后,觉得这副对联好像大有来历,而且觉得这名山大刹里面可能住着一个翻过跟斗过来的人。“翻过跟斗过来的人”意思是说经历过人生的繁华幻灭,有过兴衰变迁的。他自己落魄了,所以就很想进去看一看。结果进去就发现一个脏兮兮的老僧在煮稀饭。贾雨村跟他讲话,他言不及意,答非所问,贾雨村失望地出来了。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对比,所有《红楼梦》里面点醒别人的人物,都是脏臭的、癞头的、跛脚的。可是如果到了领悟的时候,你会知道这些人就像八仙一样。八仙不是有跛脚铁拐李吗?民间一直相信,真正点醒你的人其实是其貌不扬的,绝对不是你想象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