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世起坐到他的办公椅上,她刻意不注意他的穿着,仍然发现他灰色西装配深棕格子衬衫,没有打领带。
“开始吧,江先生。”
“蒲小姐,请。”江世起很放松地后仰,靠进椅背里,手指交叉。
她拿起白婳写好的采访稿。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江经理要投资拍电影?”
“钱。”
“啊?”她茫然地看向他,很快自觉失态,点点头,“当然,当然,肯定是因为钱。第二个问题”
她很快地扫一眼采访稿上剩下的提问,照这样的速度,不消十分钟,这次的采访就能结束。
她没有做过访问,甚至从没见过她爹爹接受访问,不知道采访一开始,访问者和受访者应该寒暄几句,拉近彼此的距离,或者说,试探彼此的虚实。
当然,一切常规手段,在她和江世起之前尴尬关系的前提下,都会出现非常规的局面。
倒不如一开始便去繁从简。
“第二个问题,江经理如何看待上海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有三点,第一点上海的资本性,上海目前是仅次于纽约、伦敦、巴黎、芝加哥之后的全球第五大都市经济体,理所当然的亚洲第一,好莱坞目前的年拍片量大概是 600 部,去年一年上海总拍片量是 20 部,产量只有好莱坞的三十分之一,总票房却是好莱坞的十分之一,说明我们的产能是不够的,第二点就电影的主题而言,不具备可比性,好莱坞卖座的影片标榜的是个人自由与英雄主义,上海滩目前最卖座的电影是反映底层人民生活苦难和民族精神的,比如《神女》《火烧红莲寺》蒲小姐,你需不需要做笔记?”
蒲一一如梦初醒,握着钢笔的手在笔记本上快速滑动。
她握笔的姿势像初学写字的小孩子,拇指盖在食指上,运笔时也不会使用手指间的巧力,只一味地用手腕带着笔头,在纸面上左右摇摆。很长一段时间,写了还不到半篇。
“第三点……”
“稍等一下,我还没有写完,”她也不懂速记,只凭着记忆,将江世起刚刚说过的话,一字一句全照搬在本子上,为了加快速度,甚至嘴唇翕动,喃喃地重复笔尖上的字。记到后来,额头上的汗渐渐沁了出来。
“好了,请接着讲第三点,江先生。”
她长吁一口气,甩一甩发红的手指,看着他,刚刚进屋的警惕性消失了大半,兴许写字能够让一个人心情放松。
“第三点,东方好莱坞,听着是夸赞,实则是洋人布下的语言陷阱”
这一次,她没有等他提醒,飞快地动起笔,边听边记,但是江世起讲得更快,内容比前两点都多,从洋人想要开拓殖民文化,到暗讽上海是拙劣的模仿者,又到上海电影的魂魄在于三不像等等,她听得一头雾水,跟不上思路,更不消说记下来了。她瞄一眼墙上的时钟显示,单这一个问题,已经耗时二十分钟。
她还以为,以江世起的风格,每个问题的答案都不会超过十个字,甚至五个。
白婳的采访提纲列了十二个问题,就算她私自精简,减少到十个,那得花多长时间?
蒲一一着急起来,连身上也觉得热,她假装在没写完的第三点后头画一个句号,“好了,第三个问题是”
“采访结束之后,我能不能快速看一遍蒲小姐的笔记,以防跟我的回答有出入,你知道报社经常出这样的差错,登报之后,舆论都是我们这些受访的人来受。”
啸鸣音从胸口直冲喉咙,嗓子刺痒难耐,她深呼吸,憋气,继续深呼吸,三次之后,终于将突入起来的咳嗽压下去。
“当然可以”
最后一个以字不知道怎么就剌到了嗓子,气流从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