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1 / 3)

事关清枫身世,这个线索张霄一直在努力抹去,说不定此时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安乐侯。她必须抢在张霄出手前到达漠北。

我叫萧舒,是原刑部侍郎萧勤的女儿。

萧家耕读传家,有田产,有余钱,并非名门望族。

我未曾见过的祖父秉持着行善积德的想法,一贯乐善好施,施粥赠药,修路铺桥,善待佃户、仆役,受周围百姓交口称赞。不过,这嘴皮子一碰的轻巧事顶什么用呢?饥荒年岁,他依旧好心,拿出家中的余粮接济快要饿死的人家,反倒让人误会我家粮食满仓,那些先前敬仰我祖父的佃户和农家一瞬间就翻了脸,里应外合闯入我家。他们找不到多少粮,一怒之下放火烧屋,萧家十几口人,只有在外求学的父亲躲过一劫。事后,整个村镇的人联合欺瞒,又因为当时闹饥荒,没人详查,这等灭门的惨案被当做意外走水不了了之。灾情过去,那些人一口咬定我家的人都死绝了,将我家的地和屋给瓜分干净,等到我父亲回乡,物非、人也非。

我父亲天生聪慧,却又继承了祖父的“傻气”,执拗地要将此事查清楚。法不责众,那些官员怎么会管这事儿?连吃进去的田地都不愿吐出来。他们都当我父亲是个穷酸书生,百无一用,谁知我父亲暗自调查事情经过,上京告了御状。

大殿之上,我父亲字字血、声声泪,将证据一一呈上,后又与那些佃户、农家、官员对质,舌战群雄,辩得对方哑口无言。当时的太子、如今的皇上对我父亲青眼相待,有他支持,那几十户人家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打响了我父亲的名头,但也让我父亲成了刺头。

不过,到底是入了太子的眼,又有真本事,父亲高中后就进了刑部办差,破解了无数冤案、奇案,成了整个大胤朝鼎鼎有名的探案高手。

父亲失了长辈,孑然一身,不是佳婿人选。他没觊觎那些名门贵女、世家闺秀,而是娶了邻居秀才家的女儿。父亲同母亲是日久生情,有了情,才结成婚。两人鹣鲽情深,没有旁人插足的余地。美中不足的是,母亲身体不好,流产两次,到了第三胎才生下我。大夫说母亲伤了身,不可能再有孕。我父亲便将我当做男孩培养,将来坐产招夫,顶立门户。他想要将一身的本事都教给我,但叫母亲给拦下了。母亲心疼我,不希望我一个女儿家去接触那些或龌龊或血腥的案子。有母亲在旁嗔怪,父亲便只能摇头苦叹,背地里冲我挤眉弄眼,逗得我咯咯直笑。

也不知该说老天有眼,还是无眼,母亲突然间有了身孕,这一胎意外的顺利,父亲有了子嗣,我有了个小我近二十岁的弟弟。

这样一来,我就不用招赘,可以嫁人了。

被耽搁了年纪,又因为当时太子和七皇子双方刀光剑影,政局微妙,我能挑选的合适对象寥寥无几。

总归,是比招赘的人选要好。

父亲最后决定了两个人选,一个是书香门第莫家的次子莫燕归,一个是御史黄家的长子黄峥。

两人也都是过了年纪却没有成婚,至于原因,莫燕归的母亲替他算了八字,不宜早婚,而黄峥则是和家里面闹翻,所以迟迟未婚。

说起来很可笑,黄峥和家里闹翻的理由是父亲。黄峥崇拜父亲的探案本事,没有按照家族的传统进入御史台,而是削尖了脑袋挤进了刑部,整日跟着父亲鞍前马后,亲爹都不放在心上。原本我要招赘,他还荒谬地提出入赘我家,被黄御史给打了一顿,又被父亲哭笑不得地拒绝,才歇了这心思。

论人,莫燕归踏实谨慎,黄峥对父亲一颗拳拳之心;

论家世,莫家和我家门当户对,黄家则是我家高攀;

论婆婆妯娌,莫母嗜好礼佛,万事不管,莫家的妯娌没了约束,有些乱,而黄家因为黄峥的荒唐,有意娶我过门,就是为了约束黄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