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应是故技重施与那山匪合谋劫杀伍青六于山道中才对,可他放走了伍青六,骗他往北方小城而去。
一路乘马车到了北地,此境荒凉而少民,已被军马铁骑踏过,城池半数毁败,但城中还有许多无力奔逃的老弱,他们宁愿与家园同归一途也不愿背井离乡,幸而如今战事已平,那将首也不曾下令屠城,才留得这些人一条生路。
伍青六手头有李横水所赠的一些银两,他在这破败且几乎荒废的小城里置办了一处容身之所,他也无甚手艺本事,只擀些饼做汤面来卖。
时至今日逃出已久,伍青六也还会想起王宛宛,可他强迫自己不去想他,而只念着那个执箫人李横水。
他期盼李横水会如约来这北地与他一同生活过日子,他几乎连日后的每一瞬息怎么过都想好了。可惜他日盼夜盼,终也没有将李横水盼来。在此期间,北地的一个老人家教会了伍青六制箫,他自己上山砍竹制出一把长箫,也在老人家的指点下渐渐摸索出门道学会了一点,可远不如李横水所吹奏的那般美妙动听。
于是伍青六便请老人家教自己几个字,在那箫管上歪歪扭扭地刻下“无羽而欲飞,幸而有风乘”一行字。
偶尔伍青六也会猜想李横水是不是事发被擒受那王宛宛要挟才不能来,也或许,是不是王宛宛杀了他,以至于他过了这般久还不能来赴约。
后来伍青六渐渐不想了,他大抵也猜到了几分,李横水心恋王宛宛已久,怎么可能轻易就放下他而来喜欢自己,自己这身份地位连王宛宛的一根脚趾头也比不上,自己却还妄想着李横水与自己双宿双飞躲到这荒凉小城过日子,到底还是犯傻痴人说梦啊。
想通了的伍青六便踏实地留在这北城过日子,那教他制箫的老人家见他相貌老实性格平易,心中不免对他有几分看重,还帮他谈了一门亲事。伍青六知道后连忙推拒,老人家问他何故,他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最后只说自己已娶过妻,但妻子病故,自己已不想再提伤心往事,也不欲再娶。
老人家左劝右劝见拗不过他,只得将好心作罢。
然而这平静的北城却突然又迎来了战争,那高举梁旗的军马猎猎而来,铁骑踏破城门,一路烟硝四起,原来占据北城的兵皆被屠杀,将领虽降却仍是遭到割首悬门。
百姓慌不择路,伍青六欲随众奔逃,可教他制箫的老人家却垂坐等死,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家园,伍青六与他相依为命许久,自然也不愿抛下他不管,便也与他坐在破败的院中等铁骑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