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定礼,她也懒得回去,就在娘家待几日也是好的。

她嫁出去了,可家里她的一切摆设都还在,床铺上的被褥也是一季一换。端的就是为了元娘要是回来小住也方便的意思。

梨花也没回去。家里是没有她的房间了,可她能和她娘挤一挤去。她总是要跟着服侍奶奶的呀。

她是住的舒服了。罗太太早习惯了儿媳妇操持家里的一切,她就做个享福的老太太。冷不丁儿媳妇回娘家要去待上十天。这可整得她叫苦连天的。

本都是常做过的活计,可这回却总感觉做的不顺,做起来也累。罗云父子三个回来还没有煮熟。

耐着性子等着熟了,一看连个荤菜也没有。这实在是罗太太忙忘去买肉了,只好就将就着做了。

罗云还好,他自认为委婉的说:"娘啊,咱们家里并不缺这点子钱,怎么说家里也不能少了肉啊。”

"怎么没。。。。"罗太太刚要反驳,定睛一看,一盘素烧春笋,一盘素炒青菜,一盘子小葱拌豆腐,一盘子青菜豆腐汤。真是一清二白。她一下子愣了,忽然想起来,是了是了,下午事多,她根本没来得及想起来叫杨婆子去买肉,家里有甚食材也就做甚食材了。

她只好说:"这些日子我瞧着你们吃多了荤,怕你们上火,做些清淡的给你们清清火。"

罗云兄弟两个看了一眼饭桌上除了青色就是白色,对视一眼:那这可真够清火的。

但不管怎么说,到底是自己老娘,他们也不好说自己老娘的不是。只好吃完了这顿一清二白的饭食,清火清的,罗云只觉得自己一张嘴就是一股青菜味儿。

于是第二天他就非常自然的跑到他娘子娘家蹭饭去了。徒留罗云爹和弟弟,望着这一桌子菜头疼。

自从元娘嫁进来过后,元娘一顿连消带打很快就夺取了管家权,罗太太除了最开始的不满,到后头发现,新妇不仅没有苛待她,她反而过得更轻松了,她就立刻一点不高兴也没有了。冷不丁叫她安排饭食,她也早就把这项技能给忘了。今日倒是有肉,可四个菜一个汤全是大荤:酱油鸡,酸萝卜老鸭汤,青椒炒兔子,水煮肉片,酱肉,这整得又太油腻了。

罗太太吃了也感觉过于油腻,心里万分期盼着新妇赶紧家来,若是不然,叫梨花回来也行,她可想继续过她的享清福日子啊!

可元娘在娘家反而过得比罗家舒服多了。是,在罗家,管家权一直牢牢握在她手里,可权利有了,这也导致她早上一睁眼就得操心一家人的吃喝,操持家事。怀孕精神头短,她也经常觉得累。要不是有梨花帮她,她可能也养不好胎。

她这胎怀的艰难,也有是过于劳累的缘故。故此她也想借着回娘家这些日子,好好歇一歇。

在娘家自然甚都好,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起来用了早食,跟母亲妹妹和弟妹说说话,不用操心一家子的吃喝拉撒,不用担心这月的收入和支出,这日子过得要多美就有多美。

但日子过得再美,也还是到了霜降大定礼的那天。那天先得由媒人说,两家名帖置于祠堂之上,卜为吉,两姓相合。然后再有男方家下聘礼,请了德高望重的长辈书写聘书,一式两份,双方亲长也要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同意和见证。这礼数才算走完。

崔家人一大早就来了,他是千夫长,手下兵士不少,当年跟他一起立下剿匪大功的苗山和许龙已经是坐到了百夫长的位子上,也算是他的亲信。这两个从崔如松进营开始就跟在他身边,崔如松不是那种自己立了功劳不算,还要抢下属的功劳。他从不缺功劳,也善待下属,有伤亡的,虽说他自己出的少,但却会向上头申请最大的抚恤金和补贴。跟着他的兵士算是日子过得最好的。故此一听说老大要下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