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日后姐姐管着娘子的首饰衣物,她就管给娘子梳头。总要有个一技之长,才能不被后来的赶上去,才能叫娘子长久的用她呀。

冬雨比起刚来时开朗了许多,也时不时跟同事们说笑。她除了一手好厨艺,就是一手梳头的本事。原先在府里,她藏拙,就是因为怕贴身去伺候太太奶奶们,一个不小心就被赐下去做了妾。她想着大厨房好,只管做饭,年岁到了就配个小厮,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好了。那里知道还是躲不过。如今来了沈家,主人家宽和,同僚们也都处的好,不似府里那样勾心斗角的,她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

因着是三娘子求了三奶奶,两个主子都发了话下来。她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就可以不去三奶奶处,而是去捯座房里教三娘子的女使杏花梳头。杏花人聪明,学的也快。

她自己都想不明白,学针线时,她费了好大的劲儿,也只能勉强看出来是个荷包是双鞋。可这梳头,她就练四五遍,就会梳了。

可能这就是天分了。霜降见她学的好,也赏了一两银子给她。喜得杏花兴致更高。

杏花兰花在沈家呆了一个多月,霜降确实也奇怪,既然她两个是偷偷跑出来的。为甚桃花爹不来寻?

其实桃花爹是来了的。他在家里作威作福,可出了门就是个纸老虎,见着府城大门他就心里发虚,也不知道哪里去找女儿。府城脚店又贵,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上也得五十个钱一晚上。他也不知道去哪里寻他被卖出去的大女儿,没头苍蝇似的撞了有十天,正好那十天杏花兰花被拘在家里学规矩,双方没有碰上。桃花爹只好气呼呼的回去了。

第33章

晚间五郎回来了,他如今已经是出师了,自己攒了五十两银子,爹娘替他也出了一部分钱,在顺德街买下两个开间的铺子做他的棺材铺。五郎人活络,嘴巴也甜,袁师傅把自己家的木头供货渠道也分享给了他,既卖棺材,也卖香蜡纸钱等一干丧葬用品。这长久的生意,还得是有个自己放得下心的人帮衬才行,也是苏氏给出钱,给小儿子买了一个十八岁的小郎,唤做李二,曾经也是帮东家看过两年店子的。好帮衬五郎做买卖。

沈家虽说是外来的,但历经两代,在西市这一片也算是人脉广的。沈五郎的铺子开张五个月,倒也买卖不错。虽说是香蜡纸钱的买卖占多数,棺材只卖出去两副。但这棺材生意利润大,本就是一单能吃半个月的买卖。倒也算不错。

虽说买卖走上正轨了,但五郎因为卖棺材做死人生意,好些小娘子只是嫌弃晦气,又害怕这些个,他倒成了几个兄弟里头婚事最艰难的。就连只大他一岁的三叔家四郎,条件远不如他,可人家都定下来了亲事。只是女郎年纪小,需得明年才能成婚。哪里像他呢?合适的女郎看不上他做棺材生意,看得上他的呢,他和爹娘又看不上人家。故此一直拖到而今十四岁,还没定下亲事。

但他可想的很开,他朋友崔如松,如今都十六岁了,还没定亲呢。他两个常在一处玩,就有相熟的郎君取笑他两个"娶不上娘子"。

其实五郎自己也奇怪,像他是因为买卖被连累了,可松哥却不是。十六的百夫长,谁见了都得说一句年轻有为,又长的好,家里又不拮据,还是长子。怎么会说不上亲呢?

崔如松笑了笑,就是因为他是长子,他爹总想给他娶一门得力的,能承重的媳妇。左挑右选才到而今还剩下。他可不好跟五郎说,他爹还想着把沈三娘聘给他呢。不过因为年岁差了足足四岁,要是就去说,只怕要被苏氏打将出来。这才没寻媒婆去他家提亲。

次子就不需要他这样慎重了。虽说崔如柏比哥哥年纪小,但已经是定下亲事了,就是与崔守仁同在左都头麾下的那一名叫做杨胜的千夫长,他的次女杨二娘。

只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