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给她儿媳妇熬汤吃。
"儿啊,你只管吃,吃完了,娘再去给你买。娘有钱呢!"她慈爱地把汤端给二娘,笑眯眯的说。
从前儿子儿媳总要给她些钱零花,老太太都攒着,如今她手里的确有钱,不说多的,几十两总是有的。
二娘不好辜负婆母的好意,吃的干干净净,苗老太太看见她吃的香,她老人家就高兴。
"好好好!吃的好,我们二娘身子养的好,将来生孩子就不费劲!"她笑的跟一朵菊花一样。
饶是亲娘刘氏,也觉得女儿这婆母实在是没得挑。身子不好,照顾不了女儿饮食起居,但别的地方人家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她在这照顾女儿一个月,亲家母就买了十只乌鸡,好几斤鲫鱼,还有鸭子猪蹄,天天换着花样买东西,叫厨房炖了给二娘补身子。
苗老太太对二娘好,刘氏就觉得她两个亲家是一国的,两个老太太处的也很不错。不到一个月就从原先的刘妹子,苗大姐,变成了阿枣妹子,秀芬姐。
韩家来的老嬷嬷姓黄,是韩府家生子,韩夫人当然不舍的把自己陪嫁来的陪房送出去,不过,即使不是她的心腹,这位老嬷嬷也的确不错。这位老嬷嬷原先是服侍过定国公的徐姨娘的。那位姨娘早年受宠,也生育了两位小姐,一位郎君。虽说芳年早逝,可是生下来的孩子都立住了。
小姐们嫁出去联姻了,郎君也娶了妻子,那位郎君的妻子容不下徐姨娘留下的老人跟她的人抢权柄,就想法子把这位老嬷嬷挪出了院子,小主子们都大了,没有甚么用处的老嬷嬷心灰意冷,小主子们不再需要她,她也就不再念着主子的遗愿陪着小主子们。
竹嬷嬷就挑中了她。
要竹嬷嬷来说,那个庶出的郎君夫人真是,这样积年的老嬷嬷,还是郎君生母遗留下来的,忠心能干的老嬷嬷,却要把她踢出去。要是换做她们家小娘子,肯定是舍不得动的。
但那位郎君不要黄嬷嬷,韩夫人也不敢用,毕竟是别人的人,刚好崔副统制求到府上来了,那就做个顺水人情。
黄嬷嬷虽然心灰意冷,平日总是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但的确很能干,在她手上,桃花杏花玉簪等人的能力都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
霜降自觉自己真是捡到了宝,对黄嬷嬷更加尊敬。
第136章
甚么样的本事就拿甚么样的月钱,这位老嬷嬷的月钱,霜降直接划成五两银子一个月,高出做内管家的桃花一截。
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黄嬷嬷能干,又有经验,桃花杏花已然是崔家这批仆役里的能干人了,可还比不上她。
桃花的目标又变换了她希望等到自己四十多岁时,能像黄嬷嬷一样能耐。
黄嬷嬷的主子,徐小娘没的时候,最大的五小姐也不过才七岁,最小的六郎君才不到三岁,黄嬷嬷却能守着主子的遗命,把小主子们养大,看着小主子们成人。
尽管六郎君没良心,娶了妻子,就由着妻子把这位带他长大的老嬷嬷撵走,但黄嬷嬷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
越是钟鸣鼎食,家族昌盛的贵族,庶出没娘的孩子就越是不值钱。贵族家的妾室多,孩子也就多,就算都是庶出,那有娘的和没娘的就是两样对待。小娘受宠的比起小娘不受宠的,过得也好许多。这样的人家,不仅仅是母凭子贵,更多的还是子以母贵。
他们的亲娘倒是受宠,不然也不能生下三个孩子,可再是受宠,也是她活着的时候,她死了,她的三个孩子就没了人管。嫡母并不曾苛待他们,但没有亲娘的孩子收到忽视,这多多少还是有的。
定国公有庶子十八,庶女十五。他怎么会在乎这几个没娘的孩子过得好不好?活着长大了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