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甚是筋道,味道极佳。”
众人听了,纷纷动筷品尝。徐菖蒲边吃边说:“公子,我们可要找个当地村民带路?”
沈锦棠不假思索,“自然。”
这时,一个满身补丁的少年路过面摊,正值寒冬腊月,少年却只穿了件薄薄的单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面。
沈锦棠心中一动,招手让少年过来。“饿了吧?一起吃面。老板!再添一碗面!”
“好嘞。”
少年警惕地看着他,摇了摇头。母亲说过,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但饥饿出卖了他,肚子发出咕咕叫的声响。
沈锦棠笑了笑,再次发出邀请。这样,应该看着不凶恶了吧?
少年还是沉默。
一旁的徐既明坐不住了,站了起来,一边疯狂给对面的姜琮使眼色,一边去拉少年的手臂。
忙着吃面的姜琮十分疑惑,这徐既明干啥呢?眼抽筋了?瞥了一眼后,就继续埋头吃面。席间,只剩姜琮吃面发出的吸溜声。
徐既明拉着少年的胳膊,少年用力挣脱,眼里满是惊恐。
沈锦棠忙呵斥徐既明放开手,轻声对少年说:“小兄弟,我们没有恶意,只是看你挨饿于心不忍。”
少年半推半就,慢慢走近桌子。沈锦棠把一碗面推到少年面前,少年终于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
吃完面后,少年小声说了句谢谢。沈锦棠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温和:“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抬起头,将塞了满嘴的面条咽下。“阿贵。”
“鄙人姓沈,你叫我沈大哥就行。”
少年怯生生地喊了句,“沈大哥。”
沈锦棠应了声,拿出一袋白花花的银子在少年眼前晃荡,少年的注意力瞬间被这袋银子吸引走,连吃面的速度都慢了些。
“你可否愿意当我们的引路人?我们初来此地,想四处看看。”
……
交谈间得知少年名叫阿贵,父亲早亡,母亲重病在床,日常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母亲,负担昂贵的药费,生活很是艰难。
等餐桌上吃得最慢的人吃完,一顿饭算吃到了最后。早就吃完面的少年,眼巴巴地盯着沈锦棠手边的钱袋,生怕少看了一秒,钱就会不翼而飞一般。
姜琮挥挥手,喊来老板结了账。
沈锦棠终于起身,在少年满怀期待的目光中,他将一袋银子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向少年。“先给你一半,这是定金。”
少年眼神黯淡了一瞬,而后又恢复欣喜。“好的,沈公子,往后在村里您有什么需要,尽管使唤我就成。”
沈锦棠摆摆手,“行了,今日我们要修整一下,你也先回去休息吧。明日我们在此处集合,你来引路。”
阿贵走后,徐菖蒲打趣道:“公子真是菩萨心肠,半袋银子抵得上村里普通人家一年的花费了。”
沈锦棠皱眉,意味不明地瞥了他一眼,徐菖蒲后背发凉,自知说错了话,便便紧咬着下唇,不敢再吭声。
吃完饭,时间还早,不着急休息。几人便在村里闲逛,傍晚时分,挨家挨户都端着饭碗,路上嬉笑的孩子也大多被喊回家吃饭。
零零散散的几个小孩还在路上奔跑,手里拿着风车,一边跑一边唱。
“假佛陀,享燔燎。
假帝王,坐名堂。”
徐菖蒲当即就要上前,沈锦棠却伸手拦住了他。“欸,先等等,听他们唱完。”
“假复假,欺黎庶。
真天子,何时归?”
“好一个假复假。”沈锦棠双手合拢,鼓起掌来。
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善于察言观色的三臣子都低着头,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