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魏王回礼。

段赤心的官位是「大将军」,封爵乃是「安国公」。只是他常年征伐,比之于封爵,更乐意以「大将军」自称,所以府中人都称他为「将军」。至于外面的人,知晓段赤心喜好的,便称他为将军;不知晓的,便按照大家约定成俗的习惯,以爵位相称以示尊荣。

魏王目光在段执宜身上转了几圈,多出几分暧昧的审视意味,笑着说:“本王今日是奉父皇之命特来给贵府世子送册封文书的,父皇想赶在世子入宗谱之日喜上加喜,希望本王没有来迟。”

他这般说着,旁边的宦官弓着身子,双手将一份卷好的诏书举到魏王面前。

魏王接过诏书展开,肃容宣读:“兹有大将军安国公之子段氏国昌,地居嫡长,丰姿峻嶷(yí),仁孝纯深,风猷昭茂,可封安国公世子,食一千户,加赐玉璧一双、黄金六百斤。”

“谢陛下隆恩。”段执宜双手接过诏书。

魏王在交接诏书时,手指有意无意地擦过他的掌心。

段执宜曾为风月中人,对这种撩拨颇见敏锐,当下便对魏王心生厌恶。

段克权目光就黏在自家心上人身上,魏王这点轻浮小动作根本逃不过他的眼睛。

段克权握刀的手顿时紧了几分,目光盯向魏王就跟在看一个死人一样。

段嗣昭眉眼微垂,不辨神色,但握在刀柄上的手蓦地收紧,手背青筋浮现。

段君立则是满脸不耐,像个坐立难安的毛猴似的,一会儿瞪魏王,一会儿盯自家心上人。

“诏书已送至,本王就不叨扰了。”魏王朝段赤心颔首,接着目光落到段执宜身上,暧昧含笑道,“告辞。”

段执宜遵着礼仪,皮笑肉不笑地道:“我送殿下一程。”

“好。”魏王笑意愈发深了,转身便走。

段执宜落后魏王半步,微冷着脸陪在身侧。

段君立都要气死了,像个跟屁虫似的忙不迭跟上自家世子。

段克权和段嗣昭也握着长刀屁颠颠地跟上,一个面带杀气,一个脸色冷沉。

“三位郎君对世子倒是很敬重。”赵将军见状,捋着山羊胡须颇为欣慰地道。

段赤心意味不明地冷笑了一声,“尊卑有别,但愿他们分得清自身身份。”

赵将军以为段赤心在担忧仨养子会觊觎世子权柄,出声宽慰道:“阖府上下自是以世子为尊,相信三位郎君也是如此。”

段赤心闭上眼,有些糟心地摇了摇头,不想再谈这个话题。

另一边。

段执宜将魏王送至府门口。

魏王兴味地打量段执宜的身段,目光在对方腰上流连几分,笑道:“国公年轻时曾被国人与外邦共推为「燕国第一美男子」,本王看世子如今应当不逊国公当年风采。”

这话太过轻浮了,形同于当众调戏。

段执宜大感不悦,似笑非笑道:“我观魏王颜色过人,想来陛下年轻时必定也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

魏王脸色沉了沉,语带威胁地笑道:“世子真是好胆色。”

段执宜不卑不亢地嘲讽回敬道:“殿下真是好气度。”

魏王皮里阳秋地笑了笑,转身便走。

走出一小段路后,他身旁的宦官才敢谄媚道:“安国公世子真是不识抬举,居然敢出言戏侮陛下跟您……”

魏王正要走上马车,脚步一顿,回头谑骂:“安国公世子岂容你个刁奴议论!”

宦官马屁没拍对,连忙低头认错告饶。

魏王上了车,撩开车窗帘往大将军府门口一看。

世子果然还站在台阶之上目送他,身姿挺拔,面容冰冷,就像一树傲雪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