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2 / 3)

以万物为刍狗。

其讲究天地定数,天地之间万物皆有定数,天地不会干预其运行规律,让他们根据自已的规律自行荣枯。

而天师作为代天执法的修行者,遵循的天道,便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越是知道命数天机之人,才不会去干预天地命数, 这种思想其实在陈家庄认识李江南的时候我便深有体会,有些时候明明他们能够改变一些事情,却偏偏选择冷眼旁观。

他们非常注重因果,他们认为一旦自身改变了天地的变数,其因果便会加在自已的头上。

打个非常不贴切的比方来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有道土提三尺青锋剑下山救民, 听起来侠义无双,从个人感情来说,道土舍命救同胞于水火之中,是积攒了大功德,是善事, 可是从道宗道法自然的理念上来说,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战争,屠戮,荣辱,兴衰,瘟疫,乱世。

这都是天地的定数。

是天地自然发展的特定进程。

所以参与进来的人,其实是有违天道,于人间积攒了功德,于修行却是让自已沾染因果,多数人之后便再难前进半步。

这听起来是谬论而且很残忍,可是事实便是如此,人在自然面前真的渺小到如同沙砾尘土。

道宗张弘方说出的话便是道宗循天地之法,无愧于天道。

而禅宗所循的天道因果,自然也当是在这种天道原理的基础上。因为作为修行者,都不会轻易的去改变一些天地定数,而是遵循天地的规律。

可是张弘方却说出了一句,禅宗可以无愧于天道,但是该有愧于万民。

道宗修行者结庐修行隐居深山,循天道,有时候残忍的枉顾百姓生死,却也不取百姓分毫,不沾染任何因果,三清祖师也不过只需泥土塑身。

然而禅宗,布施,斋僧,修庙,点灯,结众生念力供养诸佛。

说的难听点。

我不取百姓的,不占世人的便宜,我在世人需要我的时候说我遵循天道,无愧天地无愧万民。

而佛门修行,有太多需要取百姓之物,入世修行与百姓关联太深太深,平日里需要百姓的时候,便尽情索取,当百姓需要的时候,一句天道不可违,岂不是有愧于万民吗?

以往每次佛道答辩,只要掏出这个理念每次都能让禅宗哑口无言,佛门若是说漫天诸佛得了众生念力,能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恐怕他们自已都羞于启齿,而那次的佛道答辩,远见禅师终于是拿出了佛门的来世论往生论,说起信奉诸佛所求的是今世了却业果,于轮回之中积攒福报。

也就是你这辈子供养佛活的清苦,一生颠沛流离,并非是我佛没有保佑你,而是保佑你在以后的轮回路上,或者说下辈子可以安乐享福。

道宗讲究今生修行现世得报,佛门拿因果轮回应对,倒也没有问题,只是这种一听便是毒鸡汤的话只能说让禅宗没有输的丢盔卸甲,说拿出这个理论便能反败为胜那有点太想当然了。

所谓来生,虚无缥缈。

再者来说,来世之我,还是我吗?

就算是来世可以吃香喝辣荣华富贵,跟这辈子的我穷的叮当响有什么关系吗?

开心参加了这次的佛门法会,心里难受,并非是因为星途法师的算计,也不是因为这次法会并没有得到我们想到的东西,而是他见到了这次法会的奢华,见到了那众生礼佛的虔诚,却自知无力改变众生之苦局,用开心的话来说,太多太多的佛门高僧都会有这个阶段。

而这个阶段,在禅宗之中叫做我执。

我执我念,皆因众生苦楚, 见众生之苦,知众生之所盼,言我佛之慈悲,执自已之无能。

这个我执阶段,困住了太多的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