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阿姐轻柔回道:「阿瑗,人各有命,你不必把所有担子都肩负在你身上。」

她说现在怀孕了,魏元肆准备等她胎象稳定一些就启程回封地去,让孩子在封地出生。

这和上一世也不一样了。

虽然不知道魏元肆对阿姐究竟是怎样的态度,但他这样做是对的。

他有着整个天下最肥沃的封地,可以肆意地过完一生。

再加上孩子有着虞氏的血脉,他永远也不能做皇帝。

如此,也不必惹魏元珩的猜忌,也就没有兄弟相残。

我问了最后一个担心的问题:「你们王府的侍卫,近来有没有对你不敬?」

她摇了摇头:「没有啊,他们都很难进内宫的,平时见不到,怎么了?」

我说没什么。

按照上一世的传闻,阿姐如今应该被魏元肆的侍卫们凌辱好几遍了。

但现在阿姐平安无事。

或许上一世关于魏元肆的那些传言都是诋毁。

仔细想想,魏元肆就算再恶,也没必要将自己的发妻让侍卫蹂躏。

真相如何我已无从考证,好在未来仍有期许。

离开的时候我和阿姐紧紧相拥,我们都知道这一别就是一生。

18

离开天都城那天,天气晴朗。

我和秩儿安宁坐在马车里,嬷嬷则和其他仆妇们一起乘坐。

我看见了春莺,她跪在路边向我磕头。

她依旧没有半分的后悔,笃定我终有一日还是会回到天都城。

她说她在梦里见过我的一生。

「郡主,你生来便是要做皇后的,这是你的命运。

「陆家只是您的一座桥, 不是您的归宿。

「奴婢会在天都城等您归来, 再伺候您。」

陆允绥说她对我倒是忠心,只可惜有些疯魔。

到了城门口, 我看到城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魏元珩。

我想起当年千里跋涉去嫁他,那天他也是站在城门。

只是那次是迎接,这次是送别。

安宁也看见了他, 向他挥着小手。

他什么也没做,只垂眸看着我们。

我们越来越远,直至完全消失不见。

19

一年后, 我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阿姐寄来的,上面是她的亲笔字迹,她诞下一个女儿,母女平安。

魏元肆待她也多了些尊重,她不愿的事他也不会强迫她做了。

虽然不知他是因何而改变,但生活好像好起来了。

另一封是陆家写给陆允绥的,说陆嫣然订了婚, 夫君是魏氏子弟叫魏湛。

我对此人有点印象,他模样生得和魏元珩有几分相似。

我知道陆嫣然是找了个替身,只是魏湛虽为魏氏旁系子弟, 但为人清傲,一旦被他知晓自己只是个替身,怕是要出事。

信后面还说我们走后不到半年, 皇后病倒,一直卧床休息。

太后和魏元珩不知为何起了争执,最后去佛寺长住,不再理会朝事了。

魏元珩开始真正掌权, 杀了一批不如他意的朝臣,有暴君之兆。

信中还交代陆允绥不要对我用心太过, 怕将来不好收场。

我看了后,模仿笔迹重新写了一封, 但没有写最后一句。

然后,我将原信扔进炭盆中烧掉。

有些事,我一人承担就好。

若我命中注定逃不掉, 那我会努力过好剩下的每一天,不会让还没发生的事乱人心神。

烟刚散去, 外面就传来陆允绥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