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皇帝意外,连徐采也猝不及防地扬起眉头。

“你请旨赐婚,陛下已经知道了,你回去等诏书吧。”吉贞径自对戴申道。

戴申万万没想到这样容易,压下疑惑,他口中称是,退了出去。

皇帝按捺不住了,对吉贞和徐采两个道:“你们一个说许,一个说不许,我都不知道该听哪个了。”这时他又想起滕王来,“况且还没有问过滕王叔的意思,万一他不肯将茂英姐姐嫁过去呢?”

“不必问滕王,”吉贞道:“陛下是君,接了诏书,滕王又焉敢抗旨?”

“殿下?”徐采唤住吉贞。

“徐舍人,”吉贞乌黑沉静的眸子看着他,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她不容拒绝地下令:“你现在就拟诏书。”

徐采和她对视片刻,他微微垂下眸子,是个安守本分的臣子,“是。”

辞别了皇帝,吉贞来到后苑南隅一间幽静的宫室,此处是废后郭氏的居所。自皇帝欲对郭佶用兵时,郭氏便被囚禁在此处。从元龙九年秋末,郭氏从西川来到京城,两年时光,便从来没有踏出过这座宫城半步。

吉贞对郭氏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那个丰润的少女时期,以致她骤然看见郭氏那张枯瘦暗沉的面容时,竟然不能相信这就是曾经的皇后,郭佶的掌珠。

被婢女提醒后,郭氏才慢慢对吉贞行礼,“殿下。”请吉贞落座后,她再无言语,只望着空中的浮尘发呆。

“翟儿,”吉贞叫她的闺名,“你在这里还好吗?”

郭氏有一阵没有反应,因太久没人叫这个名字。被吉贞看了一会,她疑惑地别过脸,“殿下恕罪,妾没有听清。”

“有人来看过你吗?”吉贞问她。

郭氏摇头,“没有,”兴许是吉贞那柔和的态度安抚了她,她急切地、凄惶地看着吉贞,“姜将军一家还好吗?殿下,是妾做错了,殿下能否饶了姜氏一家?”

“私通反贼的是姜夫人,并非姜将军本人,他还罪不至死,”吉贞慢慢道,“但是罢黜还是流徙,仍要交由陛下定夺。”

郭氏低声啜泣,肩头耸动着,显出了些少女的姿态,可是当初大婚之后那样活泼冒失的劲头,已经在她身上无迹可寻了。吉贞离开郭氏的居处,看见重重屋檐掩映的那一线显得珍贵无比的天光,连蔚蓝都透着阴霾和沉郁。

有宦官自紫宸殿走出,手中捧着长匣,吉贞停住脚步,问他:“徐舍人的诏书拟好了?”

宦官道:“拟好了,奴这就要送去给戴将军。”

“去吧。”吉贞看着他的背影。

宦官到了戴邸,秦住住这些日子仍不见踪影,戴申心知她又去和澄城等人厮混,心里反倒有些释然,否则她听到皇帝赐婚,怕要伤心欲绝。将杂乱的心事摒弃,他换过朝服,将宦官请至堂上,跪地接旨。

宦官将长长的赐婚诏书宣读完毕,交给戴申,“恭喜将军!”

戴申此时一颗心方才落地,整个人都松弛不少,他笑道:“多谢中使。”

“赐婚诏书一式两份,还有一份,奴已经先送至滕王府了。滕王接了诏书,十分欣慰。”宦官笑道。

“辛苦中使。”戴申请他落座吃茶,目光落在那长匣里,匣内还有一份诏书。

“奴险些忘了。”那宦官拍了下脑袋,笑着将另一份诏书拿起来,“将军,陛下还有密诏给你。”

戴申忙跪地,洗耳恭听。

“滕王勾结郭佶谋逆,罪无可赦,陛下念其身份,不愿他受牢狱之苦,特意开恩,赐他白绫,可留全尸。其子嗣,男丁赐死,妻女贬为庶民,寿光县主许婚将军后,褫夺县主封号,赐夫人诰命。”宦官笑眯眯弯下腰,双手将圣旨交给戴申,“将军,陛下全是看在将军面上,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