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送殿下。”

徐采送吉贞到值房外。廊下桃符与一名内官同时迎了上来。内官中等身材,中等肤色,年纪不大,生得一双秀美的眉眼。他手里捧着翠帔,走得太急,长长的帔子踩在了脚下,险些被绊倒。吉贞不等他靠近,便示意桃符接过帔子。她嘴唇翕动了下,似乎无声地骂了声蠢,而后责怪桃符道:“怎么□□的?”

桃符嘟嘴,“他话都听不懂几句,我怎么□□呀?”

“新进的内官?”徐采仔细看了对方几眼,做不经意状问吉贞,“也是番人?”

“安南人。”吉贞大概对这新进内官不甚满意,不怎么看他,“郑元义走前荐给我的。”郑元义有私心,她只说不要聪明的,结果郑元义给她找来一个又笨又黑的。

徐采为要去温泌处请罪的事,一整日都心神恍惚,吉贞戏谑心起,逡了一眼那内官,脸朝徐采耳畔偏了偏,“比起你来,不遑多让吧?”

“我?”徐采不觉连音调都拔高了,满脸怀疑地看了眼安南人。

灞桥上,簌簌的飞雪自人的发鬓上落到肩头,长桥卧雪,漫漫白烟迷人眼。曹荇穿着甲胄,率十数名侍卫,与温泌等人辞行。

杨寂擎起一大杯酒,与曹荇碰杯对饮,依依不舍地拍了拍曹荇的肩头,他酝酿了许久,最后只说:“要是姜绍那些人再邀你去庆功宴,你千万别去。”

几人的眉目都在飞雪中沉郁了。曹荇见众人心情低落,呸一声,“你他娘别咒我。”他转而对温泌道:“我会加倍小心,使君不必牵挂。”

温泌点头,将盛鱼符的锦匣交给他,曹荇珍重接过,收入怀中,道声告辞,同自己的妻儿絮絮交待几句,便驱马踏上长桥,往潼关屯兵之处而去。

“天泉,回吧。”杨寂遥望了一阵曹荇在风雪中逐渐模糊的身影,对温泌道。

“你先送曹荇的家人回去吧。”温泌道,他独自坐在灞桥边草庐中,草庐外的随众,一半是进奏院侍卫,一半是金吾卫。曹荇才刚刚离去,烫好的酒已经凉了,温泌吃了一口凉酒,把腰刀放在石案上,他看了杨寂一眼,“去吧,要是徐采去留邸请罪,你让他来这里找我。”

杨寂看温泌那个脸色,知道是又想起了弥山。他深恨自己多嘴,不放心地叮嘱温泌一眼,“别闹出人命,毕竟时机未到,在京城惹出祸来,你我难以脱身。”

“知道了。”温泌颔首,对杨寂摆摆手,自斟自酌起来。

日色沉暮,风卷着雪,掀起劈天盖地的白雾,将万物都笼罩其中。车马渐稀,人踪全无,桥上与水畔,都是茫茫一片,唯有一方草庐和数个黑点,是着甲胄的卫士。

徐采在远处驻足良久,慢慢走来。温泌偏头看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徐采穿的不多,青色襕袍,走在暮色将天地勾勒出的粗浅线条中,像白描图中一抹山水色。

“武威郡王。”徐采站在草庐外,不慌不忙地对温泌施礼。

“来的这么早。”温泌看了看天色,漫不经心地,“迫不及待来送死?”

“在下眼睛不好,一入夜便找不着路。”

“眼睛不好,逃命倒挺快。”温泌嘲讽他。

徐采苦笑一声,“郡王的刀太快,在下竭尽全力,才保得一命。”他今日出门满腹心事,裘衣也忘了穿,站在雪地里,头发都打湿了,冷意侵入肌体。徐采见温泌突然转了性,不喊打喊杀,简直要和他促膝交谈的意思。气氛越平静,徐采越没底。心里有个古怪的念头,他咳了一声,说:“郡王,在下如今在朝为官,不宜和郡王交往太密……”

温泌瞥他一眼,稍顿,回过味来,他啧啧摇头,“难道你以为我还有笼络你的意思?”

徐采端正了面孔,说:“在下不敢这样想。在下与郡王素无交情,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