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臊子面,中午才是正席。
来上礼的村里人早晨吃完面,或留在主家帮忙兼凑热闹,或回家忙活计,中午估摸着时间来,头席是男女方亲戚,二排席是村里上礼的人家,如果亲戚少,帮忙的族人近邻也能坐到二席。
苏婉一行人去时,女方亲戚已经吃完在隔壁人家休息。
老爷子在村里还是很有威望的,距离大门还有一段距离,有小子拿出一串鞭炮点燃,噼里啪啦的炮声响起,在门口接待来客的汉子已经迎上来。
搀着老爷子,嘴上喊着叔伯一顿恭维。
老爷子乐呵呵嗔责,“小六都要上学了,你还没个定性,给我放得哪门子炮,别怠慢了岳家舅家人。”
“我说伯爷,您老这都来了,不放挂鞭炮我怕被我爷揍。”说话的是里正的大孙子,儿子都已经定好要在苏家学堂念书。
苏婉跟着李氏、梨花,因着一大家子人多,竟然被安排在一桌。
看着端来的臊子面,苏婉乐呵呵给杏儿安儿擦筷子,这筷子洗了都没擦,直接放桌上任人取用,湿哒哒的。
见老爷子暗暗瞪她,苏婉递出去的筷子转了方向。
端盘上面的人笑道:“叔有福气啊,就桌上长青哥这四个娃,个顶个有出息。”
老爷子接过筷子摆着手谦虚,让他们不用专门等着,一会儿来收碗就行。
确实,梨花不说了,
依譁
已经是能说亲的大闺女,长得温婉,很有些秀才家闺女的样儿。
苏婉跟杏儿安儿还小,但三人都很干净,虽衣服鞋面也有补丁,但脖子干净,头发整齐,吃饭都斯斯文文,很是招了一波院里帮忙的邻居、屋内亲戚的眼。
张栓粮是媒人,自然在主位,家里其他人是女方亲戚,已经在隔壁人家休息。
此时,听屋内作陪的人称赞外甥外甥女,笑着谦虚。
心内却是得意,他姐的孩子自然是苏家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