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刚放下筷子,小草就带着小树跑来,“表姐,我们去看新娘子!”
苏婉看向老爷子。
“去吧,看好杏儿安儿,别瞎闹腾。”明知这个孙女带俩小的是个妥帖的,苏老爷子还是交代了一句。
苏婉应了,和梨花一起带着弟弟妹妹去婚房。
苏种林家虽是土屋石瓦房,但里里外外收拾的很干净,专门腾出两间西厢房打通做婚房。
魏小妹坐在里间炕上,周围陪着几个苏家村的小女孩。
李秀儿就在其中。
“婉婉妹妹,快上来。”
苏婉摇头,与魏小妹说了几句话,当众明言邀请她以后来家玩,李秀儿噘着嘴不乐意了。
“看你还掉脸子,我这不是看魏姐姐在村里也就认识我们家的人才邀请,你要来还需要我邀请?”苏婉安慰李秀儿。
“这还算话,别人可不能超过我。”李秀儿很是霸道,站起身让苏婉看她的新裙子。
庄户人家,不管男孩女孩都是长裤,只有读书的孩子在书院穿长衫,而女孩子更是少有穿裙子的,有些人家即便嫁女也不舍得做绣裙,费布料不说还不实用。
今天,李秀儿穿了一身新绣裙,要不是年龄小一团孩子气,定得夺了新娘子风头。
“好看,伯娘疼你。”苏婉夸赞。
她其实也有绣裙,上次外祖家来吃二堂哥的上梁酒时舅妈送的,本来张氏想让她今天穿,苏婉没同意。
她要穿了,那姐姐梨花也得穿,俩小的必要闹腾,一家人穿新衣来,太显眼,未免有炫耀显摆之嫌。
陪着在婚房坐了一会儿,又被小草、小树拉着去隔壁见外公外婆还有舅爷舅奶。
碰见了李氏,因着魏小妹认李氏娘家侄子做干亲,也算是娘家人,现在被魏家族亲恭维着。
看到孙子孙女进来,李氏连忙招手,她虽看不真切,但能感觉到,她娘家现在有底气来,都是因为亲儿子在岳家的帮衬下立起来了。
吃席
苏婉感觉不明显,但梨花却是早已懂事。
从柱子哥新房到正堂去见舅舅时村里老一辈人的夸赞,到现在魏家族亲、李家不常见的表哥表妹恭维,她心里清楚,这都是“二妹”给的。
她爹不见得是没本事的人,分家时她已经记事,地少无钱,盖房子的钱还是大舅借的。
但就凭这几年爹娘忙活地里,家里不仅不饿肚子还能送大哥去上学,甚至还攒了三十多两的银钱。
就凭地里果园出息,他爹就能攒下家财,若不是不想让奶奶难做,他爹早就跟着大舅跑北关倒卖牛羊发家了。
想着正堂与村里族老一道陪舅舅的爹,以全福人身份坐在东间炕上陪里正奶奶等人的娘,梨花低头攥紧了“二妹”的手。
不是她不想念二妹,二妹若真是能活着,定不会受苦,出手就能扶起她全家的人,以前怎会过得不好,若是二妹真······
但愿能投生个好人家,活得跟“二妹”一样能干又自在!
苏种林家的席面做的不算好,至少比上次苏志刚的上梁酒就逊色不少,但很实在。
村里成亲的喜事大都在秋冬,春夏多是满月酒或白事,基本不大办。
在这个三五天吃一次肉就是富户的年代,苏种林家春日结亲,酒席办了八大碗,已经是大手笔。
只洋芋做的肉菜就有四碗,虽都是带肉骨头炖炒,但配着粗面馒头沾汤汁吃就很能顶饱,最后一道醪糟鸡蛋汤,鸡蛋稠的能用筷子捞。
苏种林很是高兴,拉着张栓粮和苏长青的手,大着舌头感谢。
他只有一个儿子,大家都叫傻子,取名叫柱儿是告诉外人呆笨了一些,但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