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已经能根据家里老母鸡遛娃的次数估算时间,早晨,老母鸡要在前院溜达五次,第五次恰好就是家家户户吃午饭的时候,下午溜达三次,也不知为啥早晨跟下午次数不一样。

今天中午,她打算烙韭菜盒,家里韭菜多,再不吃就老了。

苏婉洗菜时,杏儿已经坐在烧火凳子上,“二姐,我帮你看火。”

“谢谢杏儿,杏儿真乖!”

就因为这句夸赞,杏儿的下巴就没放下来。

中午给地里送饭时,张氏还以为杏儿落枕了,“杏儿,脖子扭啦,来娘看看。”

苏婉忍着笑,将沾了水的毛巾递过去,“娘,杏儿懂事,帮我看火呢!”

苏长青笑着放下篮子,说道:“杏儿是妹妹,伶俐的很,倒是安儿不大说话。”

看到安儿低头拽着自己衣服,苏婉笑道:“安儿也聪明,背书可快了,下次大哥回来保准吓一跳。”

“随意做点就行,你一个人带着杏儿安儿,做这精细累得慌。”擦完手,看着篮子里表皮金黄的菜盒子张氏嗔道。

“不累,爹娘,你们快吃。”苏婉拿起两个韭菜盒递给杏儿,安儿已经抱起竹筒,两人往不远处山坳走去。

那里是苏大伯家的地,此时,李氏、柳氏还有苏志刚三人在种洋芋。

离大老远,杏儿娇娇地喊道:“奶,二姐做了韭菜饼,你尝尝。”

“还有蛋花汤!”安儿在后面扯着嗓子补充。

“噗~”正在喝汤的张氏喷了。

苏婉无奈解释:“不是我教的。”

种洋芋(捉虫)

前日,苏婉做了大盘鸡拌面,知晓自家地与大伯家地挨得近,且奶奶在地里种洋芋,就多带了一些给大伯家,主要是为了孝敬她奶李氏。

结果,被大伯母柳氏拿来说嘴,说什么为人大方,话里话外还带着打探是不是老爷子暗中补贴自家了。

苏婉本不想计较,结果柳氏越说越来劲,说李氏抠搜,送家来的鸡蛋藏起来不给重孙吃。

李氏解释那是三儿子送来给老爷子补身体的,重孙阿宇吃鸡蛋家里有的是。

柳氏是长嫂,苏长青、张氏没法开口,苏婉就指挥杏儿安儿去,让两人问问大伯家是不是养的鸡都用来吃肉了所以没鸡蛋,要是小侄子想吃鸡蛋来自家,家里又攒了十几颗蛋啦!

山地上都是忙着种洋芋或麦田里除草的乡里乡亲,听两小儿稚言嫩语,纷纷笑着打趣柳氏,将柳氏闹了个没脸。

就因为这,柳氏还刺了杏儿安儿几句。

自此,苏婉每次送饭只给李氏送,也不知杏儿安儿是察觉到了还是咋,每次到地里抢着给奶奶送饭,还大张旗鼓扯着小奶音喊,恨不能山下的人都能听见自家给奶送饭。

苏长青大口咬着韭菜盒子,苏婉用薄油煎得表皮金黄酥脆,吃着掉渣,他害怕酥皮掉地上还用一只手接着,几口一个韭菜盒下肚,才问道:“家里还有没?”

苏婉笑嘻嘻:“没啦!上山前让杏儿安儿给爷爷送了六个,路上碰见芳芳姐和秀儿,一人一个,剩下的都在篮子里。”

张氏笑着嗔责:“婉婉能不知道轻重,当家的你就别操心了。”

苏婉坐在地头的草垫上帮忙切芋头块,说道:“听杏儿说她去大伯家,阿宇坐在院子哭,我爷哄不下来,还是给塞了个韭菜饼才消停。”

大堂哥苏志强想搬去府城开学堂的事儿还没定下来,倒是之前吵架回娘家的大堂嫂被自家兄弟送回来,这段时间帮忙在家里喂猪喂鸡做饭,身体不好没法干农活的老爷子带着三岁的重孙子苏忞宇。

至于大伯苏长渝,那是个从不下地的人,因着年轻时在府城读书又去京城游学,算是乡里有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