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叙白的这两次见面的每一句话,都像经过精心设计的陷阱。

他不断强调“只有我能帮你”,并且将林夏描述成“需要被拯救的可怜人”,而他自己则是唯一的“救世主”。

这种设定天然地赋予他道德制高点和心理优势,会很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和感激。

结合和原主的接触,以及她后面和周叙白的结婚。

很明显周叙白在利用林夏当时的绝望处境,将她的恐惧无限放大,同时将自己的“帮助”包装成无私的奉献……

诱导她产生“亏欠感”和“吊桥效应”下的爱。

林岁和冷冷地扯了下嘴角,眼底闪过一丝厌恶。

她想起林夏那句苦涩的“那束光终究不是太阳”。

周叙白这种人,披着温文尔雅、深情款款的皮,内里却是最擅长玩弄人心。

“啧,”林岁和把手机丢到一边,拉高被子蒙住头,闷闷的声音带着十足的嫌恶,“垃圾。”

她最厌恶的就是这种利用他人脆弱、进行精神剥削的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