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漫不经心的斜倚在龙椅上,刚劲的手有一下没一下扶摸着龙头犄角,淡声道:“国之重乃粮乃军,军之重者,乃兵。自千年前涂殷以来,多以青铜白银黄金制币,外出携带不便之。眼下海内外泰平安康,他国来朝,金银之物可予国交商通,既有纸,朕欲建立银庄,凭票携带,他乡兑换,青铜之用,着于兵器。诸位,可有何异议?”
何总管抱着一大叠的纸折子,并着宫人们挨个儿将纸折分发给在殿诸人。
姬苏打开纸折一看,差点口水喷出来。
他爹竟把他关于银行和钱币的畅想给缜密的修改了一番,让文章看起来更流畅更有说服力,真是可以的。
殿内一片嗡嗡压低的交谈声,姬苏将这份文书细细看了,本以为只有银行和钱币的构想,没想到后头居然还延伸出配合银庄安全业务让退役军人们组建护卫组织,同时为了保护行商之人的财产人身安全,再开辟一个运输部门,分水陆两部。
当然,为了富,先修路这事儿可也不能拉下,尤其他国来朝,便更要认真考虑结外贸易进出口事宜,加大外交官员培训,及长远来看,建立驻外大使馆事宜等。
但同时,若是各方方面面进行的话,大胤对人才的需求就非常大了,不仅需要武人,更需要识文断字的文人,不然经商被骗找谁哭去?故而文武学院要增建,教育要加大普及力度等等。
……这智商!
姬苏几乎要石化在大殿之上了。
他心情万分复杂的抬头偷看了侧上方的大佬一眼。
大佬随意的坐着,冕珠后的眼神似在看逗自己发笑的小丑表演,又仿佛是高高在上的俯视睥睨。他只是那样的坐着,却让姬苏觉得,这个男人是座仰望都不能及的巍峨高山。
纸折并未完,姬苏偷看了一眼后低下头继续看下去,后头就运输又提到了各地的经济贸易作物等大概方面,轻薄薄的几张纸,沉甸甸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领先于他国的经济体系构架及民生国力的整体快速发展的方向。
他姬苏给出了一个支点,他的父亲,便宏图大志的发现了杠杆并想去撬起这个世界。这样的智商碾压,真是够了。
武帝这事搞得有点大,见诸臣一脸激动的高呼吾皇高见,便满意的退了朝。
几位先生并两相散朝后给姬苏行了礼,脸上的激动仍未散去,谢必道:“殿下之想,陛下曾与臣等提过几句,不曾想巡狩平叛归来,便已将此大事完细致完整,殿下大才。”
姬苏脸都要红了,摆手道:“不瞒诸位先生,本殿不过与父皇顽笑钱币之事,不想父皇竟看重至此,本殿并无大功,诸位相爷先生,此事皆父皇大才是也。”
诸臣皆叹,邑相点头感叹:“大胤得陛下并殿下,共创盛世,老夫生于此世,实乃幸事也。”
姬苏这下真的脸红了。
这彩虹屁他真心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得很。
这些老骨头和大叔们才不管姬苏脸不脸红,变着花样儿吹,各种好听的话脱口而出,然后大司马提议大伙儿找个酒楼边吃连聊,于是姬苏只好晕乎乎的跟着走了。
姬苏一走,不远的身后的龙柱后现出一个人身影来。
姬参望着二皇兄消失的方向,半晌,似是自嘲似的低下头看着自己手里的纸折笑了一下后又恢复了面无表情。
礼部将宴请他国来使的宾宴设了七日后,其中这七天里武帝的这通钱币与交通贸易的改革方案经曲大臣们的嘴很快扩散了出去。
这个时代的文人武士们很有风骨,原来姬武开设书院时便招来了大批的文人武士投效,现在这个改革一出,明白人一想便能明白其中的好处,商贩们不懂,但被热情的文人学子们普及了一下后便明白了一件事,陛下这是要鼓励经商贸易。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