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税收等各个方面的心得资料摆在了朝官们面前,也放在了书局架子上公开贩售,从幕后走向幕前,并由两相推荐,正式领了户部、吏部、兵部等四部里的小闲职。

坚定跟随姬武的新世家贵族们感叹自己的眼光之好,顽冥不化的老世家们有些却是开始有感后悔,于是暗里联系着朝中的关系,往武帝前递交悔恨书并先祖所作之圣贤礼法文章,别的人姬苏不知道,可长德嫁去的伍家,在花会后两日,便由着长德与两个儿子捧了家中藏书进宫来请了罪,当然,两位表兄走路一拐一拐,又不见伍家人出面,可见伍家对于投诚一事还是反对,长德的心,并不与夫家一体。

至于大佬如何处置,姬苏不知道,反正皇姑姑是皇姑姑,就算伍家垮倒,她识情识趣,又有着身份地位在,大佬爹不动她她便可以活得滋滋润润的。

文化的兴起,提高了京城的消费及旅游观光业小偷业赌博业,内闾的女子们开始大力弹唱文人墨客们的大作,甚至推出了雅夫子这类卖艺不卖身有文化有才能的高端路线,夜夜笙歌开始在京城流行,京城兵马司的兵力逐渐感觉吃力,不得不向武帝要求扩兵。

做天做地都做不过武帝。

又熊又搞事的青年武帝收到奏折后第三日,心情很愉快的来找儿子顽耍了。

对,就是找儿子顽耍。

彼时姬苏正在听平平仄仄听得两眼成了蚊香盘,一听大佬要放自己假,一蹦三尺高,好话不要命的甩,唬得连锐在身后一个劲摸手臂,安抚自己身上爬起的鸡皮疙瘩。

武帝抱起儿子,看着连锐,难得的卸下威严的气势,声音微微温和的道:“汝也来罢。”

唐山忆速给武帝与姬苏脸上动了动,掩去了真容,待换好衣裳,武帝唤了八骑护驾,连锐从侍卫们那儿分了一套刀剑装备配上,出了宫。

大胤的宫殿是巨大的,到了宫门前姬苏着实吓了一大跳,除了一些隔了段距离或站或坐或蹲的学子文人,还有几个抱着刀剑的侠士探头探脑不肯离去。

这是怎么回事?

姬苏疑惑,也这般问了,武帝捏着儿子的脸,好笑道:“还不是汝惹出来的事?虽然为父在背后推了推手。”

……

听完武帝快速简洁的叙说,姬苏真的无语了。他要是早知道就凭太祖这一句话,渣爹能弄出这么大的阵仗,打死他也不会说,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

“所以,这会带你去瞧瞧新建的文笔楼与侠士擂。”

文笔楼与侠士擂是紧急搭建的。顾名思义,文笔楼,是给前来递交文章的文人们做交流的一处楼阁,武帝派了谒者每日在那收集大家的文章,并时不时指派朝官名士前去当场批阅,一应成绩贴于墙上,短短时间便成了文人斗文的风流地方。

而侠士擂,就是给那些夜探皇宫没组织没纪律目无王法的侠士游侠们准备的。

你们都想进宫见我儿子,行啊,先比比,看看你们有多少真材实料。同样的,给武人们发泄的渠道,通过比武,倒是不少侠士惺惺相惜引为知己,宫中的禁卫们借此擂亦在世人面前露出真容,每日派出三位接应挑战。输了,证明实力不佳,提溜回去操练得鬼哭狼嚎;赢了,给予一定的奖赏。

至于出众拔得头筹的侠士,姬苏不敢置信的看着武帝,难道真要把自己当成大胤吉祥物,与他们来个亲切接见握手问候?

妈呀,好羞涩。

武帝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羞涩,甚至鼓励儿子:“好好挑,这些江湖侠士真有本事,又有忠肝侠胆,收下亦有好处,汝将来总要有些可使之材。”

“是,父皇。”

作为一个帝王,武帝俱有的不止是政治敏锐性,还有敛财的敏锐性,姬苏到了文笔楼。

文笔楼就建在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