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3 / 5)

动了起来,他坚决的支持阿玉的想法,甚至和父母说。到了乡下,买了房子,地,在自家还能在开豆腐坊,只是卖的少些,只供应乡下地方的市场,空出来的时间种地,自家一定能更快富裕起来。

他能不激动吗!除了阿玉,他是豆腐坊的主要劳动力啊!对于这个最耗费人精力的工作他也是早就有些厌烦了,最累最辛苦还最不挣钱,可不是让人泄气吗!如今能有好的出路,谁不想啊!

既然家里两个小子都这么说,阿玉的父母也慎重的考虑了一下,最要紧的是阿玉又给分析了一下物价等等,比如这里的房子,那是济南城里的,他们家住的虽然是简陋了些,地方小了些,可是好歹这房子要是卖出去,也能有个八十两银子,加上家里的存银,自家可是就有了四百两的家底了,而乡下呢!就是最靠近镇上的大村子,两进的砖瓦宅子加上菜地什么的,只怕也不过是五六十两,那可是能让一家子住的十分宽敞,甚至能展望到第三代的大屋子。

乡下的地,上田指望不上,可是中田的话,也不过是六两银子一亩,他们怎么算也能买上五十亩地,那可是三百两银子,这样一来,可不就是成了小地主了?这阶层都不一样了呢!自家买上一头牛,也雇佣几个短工,每年能有多少的收益?除了自家的吃喝,怎么也能攒下四五十两。紧着些用,说不得每一年都能在多置办上十亩地呢!

最要紧的是阿玉又抛出了自己的科考计划,把对和亲王说的自己偷学的事情给大家说了一边,并说了人家亲王都支持他科考,可见是他能有出息的,自家以后,除了种地,弟弟们也跟着读书,用不了几年,自家也就能成为读书人家了,这样的改变是多么的让人心动。

不说阿玉的父母了,就是阿玉的弟弟们也一个个眼睛都红了,他们穷,可是这比代表他们没有读书的愿望,没有上进的心思,能抬起头当个读书人,他们怎么会不喜欢?读书人,这代表的就是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是几乎所有下等阶层需要仰望的存在。如今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不说自家能得到多少土地,有多少发展,就是单凭着能成为有身份的读书人这一条,也足够让阿玉的父母家人妥协了。

因为他和大管家还有王妈妈关系很不错,这次一路上又是相互关照的缘故,阿玉在全家决定搬走后,慎重的到了夏家,和大管家以及王妈妈告别,说了自家的打算。

大管家也是个有心思的人,听到阿玉说的,连和亲王对于他读书科考有所期待,心里就是一动,这夏家人丁不多,少数的那几个,也因为家庭富裕,没有多少的上进之心,以前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可是在夏雨荷即将入宫的档口,大管家在不动声色的调查了其他一些娘娘们的娘家情况后,就很有些担心,自家底蕴实在是太低,家族基本没有什么可以为自家主子撑腰的人选,拐着几个弯能找到的当官的,不是品级太低,就是血缘很淡,关系很远,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管家觉得,若是自家能支持一下阿玉,若是操作的好了,说不得以后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盟友,就是阿玉没能往上爬,最起码也结了善缘,好歹这阿玉,人家和亲王还是很看重的,夏家不会吃亏!

在这样的想法下,大管家不但是和颜悦色的接待了阿玉,还询问了阿玉的搬迁计划,听到阿玉计划中的落脚点,立马很是积极的推荐了一些他知道的中介人选,最后甚至表示,在济南附近最近的一处乡下,夏家有一个这一次整顿中本就要卖出去的小庄子,六十亩地,有十五亩是上田,四十五亩中田,还有一个小三进的院子,倒座五间有三间能做铺子,院子不小,后面还有菜地一亩多,绝对是不错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这屋子门口就是一口深井,边上还有两亩竹林,能出产竹笋,绝对是不错的地界,大管家表示若是让给阿玉,只要阿玉出三百两银子就成,算是内部价了,还省了中介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