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道:
“启禀王爷,小人识字,读过书,虽然都是偷学,可是四书五经都读过,甚至还学过医书,若不是家里供不起上私塾的银钱,若不是小人还是长工的身份,要靠着工钱养家,小人只怕已经去参加科举了,王爷,小的想求您,看在小的为了夏家奔走这么些年的份上,给小的一个机会,让小的能公平的参加科举,给家里博一个出身,小人不想家里子子孙孙都当长工,都去磨豆腐,也不想一辈子当贱民!”
阿玉的眼神很认真,他想过了,若是事情这么下去,也许当夏雨荷进宫,自家这个长工就会成为夏家永远的下人,一家子老老小小都永远的成为夏家的奴才,皇家的威严不容挑衅,皇上的女人的娘家,对于他们这样的小民来说也是庞然大物,所以乘着这个机会,他说出了自己的愿望,隐晦的表示出自己的意愿,他不想他的家人在当奴才,虽然这显得很是无理和无力,可是他还是要争取,这是他能给这个家最好的安排,若是能考取个功名,那么哪怕有一天他又一次离开,这个家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会有既然不同的处境。
很显然和亲王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子很欣赏,贫困不忘读书,低贱不忘上进,有情有义,懂得取舍,不为皇家权势迷眼,也没有想着不劳而获,邀功请赏,只想着靠着自己的本事谋取出身,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和亲王点头了,笑嘻嘻的点头了。
“放心,爷明白,既然你没有想着靠着贵人上位,本王自然是要成全的,等事情结束,本王会让你回家去,给你赏银,让你安心的参加科举,若是你真有本事,能考出来,本王必定好好重用。”
这样的人,要是真有真才实学,那绝对是好料子,他可不想放弃,恩,到时候让人看着就是了,也正好看看,爷的眼光准不准!若是说大话,那就是自不量力,那这样的人即使是攀上权贵上来了,估计也不是什么好货色,若是真的自学也能考上,那就是天才!本王等得起,这比那些混账小子的事儿有趣多了。
阿玉不知道和亲王的心思,他只是知道,自己躲过了一次危机,也赢得了新的机遇,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
阿玉又一次回到了济南,带着宫里出来安排给夏雨荷的那些嬷嬷,太监,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只是这一次,夏家的变化太大,大到已经影响到了周围依附他们而生的人家。
比如,这一次夏雨荷和夏紫薇即将搬家,住到济南皇家行馆去,而这里的夏家老宅则由夏家大管家和皇家内侍,夏氏宗族一起掌管,而夏家除了那些死契的下人以外,其他契约仆人一概签退,还给与了一些发散银子。
这样一来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家境不济的发愁自家的生计,毕竟发散银子不会很多,能凑合着过上一年是没问题,以后呢?还不是要找活干?当然,一般家境还能凑合的就高兴了,一下子提前解约,还能有银子拿,算是得了好处了。
这其中阿玉一家子是最高兴的人家,因为阿玉这一次办事顺利,夏家特别奖赏了五十两银子,加上之前的安家费,家里足够买上好些地了,或者正紧的买上一个铺子,好好的经营豆腐作坊。这可是一家子的长久生计呢!
阿玉是不喜欢继续磨豆腐的,这活计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再说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最要紧的是这一次,和亲王为了表示他对于阿玉的欣赏,另外给了阿玉二百两银子,支持他科举。还送了一整套的应试必要的书籍,这让阿玉的底子一下子就丰厚了起来。
他毕竟是迟早要回去的人,没有藏什么私房钱的想法,所以在家里讨论下一步家庭规划的时候,爽快的拿出了全部的积蓄,总共二百三十两,提出了买地当个小地主的想法。
有了这么多银子,就是阿玉的父母也有点傻眼,就算是最木纳的阿玉的弟弟这个时候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