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一面暗叹他小小年纪却深知生活三味,一面暗暗梳理这个年代的物价水平,想了片刻,又指了指桌上的西瓜问:“若是这样的西瓜,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

小石头掰着手指算了算说:“现在西瓜还金贵,若是再等几天,一两银子能买一百个这样的大西瓜呢。”铃兰被这个数字震撼了一下,忽然心念一动,若有所得。她粲然一笑,把手中银子递给小石头,顺便摸摸他的茶壶盖,夸奖到:“真是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以后多来姨娘这里玩哦。”看着小家伙被调戏的圆脸通红的窘样,一上午的郁闷心情一扫而光。

打发走了小石头,铃兰叫了白露来细细吩咐了件事,让她拿了五两银子带给她爹,叫他几个月后在西瓜最贱的时候买上二三百个放在家里冬天储存萝卜白菜的地窖里,另外买上些冰保证地窖的温度在零度左右,什么时候用她会另有吩咐。另外就是让她将此事做的秘密一点,不要让人知道。

实在不能怨她心生此计,任何时代银钱都是少不了的,她一无有钱的父母,二无有势的家族,嫁个男人都不只是自己的老公,若再不弄点银钱傍身,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刚才领来月钱她就查点了一下铃姨娘的积蓄,不过十几两银子外加一堆不值钱的首饰衣料而已,这些钱连府中的一次宴席花费都不够,实在让铃兰难以安心。

作者有话要说:

☆、风雨前夕 上

铃兰的大字写到一百五十张的时候,地里的庄稼要收割了,二老爷整日忙着查看下面的庄子。白露回说西瓜的事情已经办好了,只是他爹觉得每日里用的冰太费了,总是问这是要做什么。铃兰嘱咐她告知家里不要声张,又给了五两银子让她爹不要吝惜冰的使用,务必保证地窖里的温度不能高。

铃兰大字写到二百张的时候,俞家迎来了大喜事。二房的子语和三房的子评在今年的乡试时都考中了,一个是一百六十九名,一个是一百零三名。他二人都是考了多年才得以中举,因此二太太和三太太都是喜极而泣,老太太也极为欢喜,赏了他二人一人一方端砚,鼓励他们好好努力,为明年的会试做准备。虽然对于他们这样世代读书的大户人家来说,中举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重要的是明年会试的名次,要知道只有会试考中才能授官。但是一家里二人同时中举,也算是喜事一桩,俞家特意选了个吉日大宴宾客,往来乡绅世交都来祝贺,据说那天叶老爷子也带着叶嘉恒来了,此子相貌风雅,谈吐出众,惹得子谚带着一众堂表姊妹(不包括子谣)躲在屏风后暗暗观看。除此之外当日宴会上还有一件奇事,昌州城七王爷的王府长史唐一笑带了礼物前来祝贺,虽然谁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来的,但是这人自来熟,长袖善舞,挂着一副迷死人的笑容在宾客中左右逢源,男女通吃,甚至连屏风后面的小姐们都在低声争论他和叶嘉恒两人谁的皮相更佳。唐一笑带来了宫内的御制文房四宝做贺仪,转达了七王爷对俞家人才辈出的称赞,顺便还说七王爷平时也喜爱诗书,请子诺兄弟三人若是有空可以常去王府清谈,这样的邀请顿时给了受邀人等一片遐想。

子诺是宴席一散就急匆匆的去了子谣所住的舒雨阁,把唐一笑的真实身份说了一遍,彼时子谣正在屋里绣一方倦鸟归巢的手帕,听他说完,绣针一偏扎在指腹上,洁白的丝绫上顿时多了两点血迹,葛覃还在一边心急的说呢:“你说那个登徒子是七王爷府上的长史,这可怎么办啊,他不会公然来抢亲吧?呀,小姐,你的手……”

子谣不理这个急躁的丫头,自顾自把指腹含在口里轻吮,想了好久才说:“哥哥,事已至此我们想什么也没有用,关键是他怎么想,我们只能见机应对罢了,他既是王府的长史,想来也不屑于做出强抢民女这等荒唐事情。倒是那日我看他身旁的公子气度不凡,难道是七王爷不成?”这话又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