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子谚这么胆大,看见俊逸的陌生男子就敢丢手帕勾引,铃兰心里对她的评价又低了一等,小声唾道:“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她丢手帕子你干嘛要捡?”
“我不捡让别的登徒子捡去岂不是更麻烦,我这不好心让你还了,掩过这件事不就完了么,你到底帮不帮忙,不帮我可就丢了啊。”说罢捏了那帕子作势要往树下抛去。
“你丢啊,反正她的事情我不管,也管不着。”笑话,她要是真的拿了帕子去还给子谚,还不知道要被她多记恨呢。
唐一笑没想到她真的不在乎:“好,那就算了。”一扬手,那帕子飞飞扬扬的飘到墙外去了。就在这时,子谣的房门吱呀开了一条缝,有人闪身出来。“是王爷出来了,我送你下去,今晚的事情千万不要和任何人提起。”唐一笑迅速的抱了铃兰的腰,一扭身滑下树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我迄今为止写的最卡的一章了,怎么写都不满意,我写不出谣谣和阿昀之间朦胧的恋情,大家尽情发挥想象吧……
哎,其实谣谣心中也一直有阿昀的,上次她就看见阿昀呆住了,你们感觉到了么?能看出来么?捂脸……
☆、家里事
第二日的上香礼佛再无意外,不过比照大户人家一般的规矩更隆重些。巍峨的大殿里除了一众僧人就只有俞家自己人,法事由无尘大师亲自主持。铃兰跟着众人请香,跪拜,祷告,再跪拜,三跪拜,好一番折腾,还被那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摸着头顶念叨了几句。随后老和尚将安哥儿的寄名符和金锁送到佛前供奉了,老太太亲在功德薄上写了名字。铃兰不晓得写了几何,只看这阵仗是少不了的。
人活时间总有所求,所以寺庙从来不愁生意。老太太和铃兰祈求安哥儿平安长大,二太太则求子语金榜得中,子谚嫁个好人家,甚至连跟来的丫鬟婆子也都虔诚的拜了又拜。
之前听说皇觉寺有个灵验的解签大师,大家都攒足了劲想去大师面前求几句好话,可是小沙弥说智空禅师已经云游去了,不知所踪,顿时令大家无比失望,尤以二太太表现最甚。铃兰对解签倒不感兴趣,只是看着二太太突变的脸色有些好笑,子语科考的事情我是不知道,但是你那宝贵闺女勾人的本事我是见识过了,就是不知道勾来的婚事是否算好姻缘呢?没地方抽签解签,众人的情绪也就淡了,各处随意游玩了一晌便回去了。铃兰特意到昨日的外墙根转了一圈,只见杂草芳菲,哪有手帕的踪影。
自皇觉寺回来之后,俞家的头等大事就是四叔成亲。老太太早就将清泰院重新粉刷油漆收拾了一番,还扩了不少别处的地方进去,名字也换成“荣萱堂”,用上好的南洋小叶紫檀刻了匾悬在正屋。正日子前,照例是女方家来过嫁妆,门前川流不息的忙了好一活,据说也有六十四抬,只是屋子里却看不出多了多少东西,铃兰便知这海姑娘的娘家家底确实薄了点,好在老太太早有准备,荣萱堂里一应床桌椅屏并瓶鼎字画诸般摆设,都是齐全崭新的。
四月初八,大吉大利,宜婚姻嫁娶。一大早俞家里里外外就忙活起来了,四叔骑了那匹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披红挂彩,一路上吹吹打打声势浩大的去海家迎亲。后面的景象就不是铃兰一个小妾能见到了,只知道这一日里俞府里人声鼎沸,管弦丝竹声不绝于耳。
第二日一早,新媳妇拜见公婆。因是新媳妇第一次认亲,便开了俞府正屋,上首坐了老太太,身穿绣着如意团花的暗红褙子,带着赤金的全套头面。下首是二老爷和二太太,再往下以子诺为首,坐着俞家的第三代。不多时便听丫鬟高声报:四夫人四老爷来了。外面携手走进两人,都是穿着大红色的吉庆衣服,男的宽肩窄腰,意气风发,女的莲步姗姗,温婉柔顺,走在一起竟是十分的登对,铃兰不禁暗暗称赞还是老太太见多识广,这门亲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