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里的客人类型安娜见过很多。就像演唱会上不同类型的观众一样,舞台和观众的距离很近,她对一些认真的听众印象会比较深。

比如十七号桌的客人整场都注视着她,还跟着哼唱。她想起今天是黄庭瑜回台的欢迎派对,在小飞选中客人上台练习的间隙走下去。

男人端庄地坐在那里,似乎没料到她会过去,轻轻点了点头。

“……唱得很好听。”男人说话没有带主语,她愣了愣,不过唱歌的也只有她一人,她笑笑,坐在他身边。

“谢谢,我是店长,叫我安娜就好。”

“林嘉良。”男人将名片递给她。

每天都能接到不同人的名片,是短暂的交际礼仪,她点点头,礼貌回应。

“等一下把账单给我们的服务生就好,今天免单。”她说,“可以再点多一些东西也无所谓。”

“小时候我经常听《一只鸟仔》,再听到好怀念,还有刚刚的吟唱……”林嘉良没有顺她的话说,仍在谈演出的事,看着她说,“真的很好听。”

“谢谢。”她说。林嘉良戴着眼镜,年轻,眼睛却意外地很干净,看起来很正直。

她感觉他和李延锋很像,她像看到以前看过的电影,念到以前念过的书,听到以前听过的歌,以前她觉得爱里面不应该有愧疚,可现在她知道,因为有爱,才会觉得愧疚。

说完派对的事情,她也没有离开,尽管所有的直觉都告诉她心正在朝坏方向驶去,然而她还是一动不动,明知道要沉船还是贪念要用完最后的燃料。

安静的间隙,林嘉良没有聊更多自己的事,而是说:“我朋友其实很会弹钢琴。”

“你呢?”她问。

要么是因为演出、雨水和酒香把气氛烘托到了位,要么就是因为她把对方直接当做了另一个人,她有些后悔这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