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麻烦你,制作这个东西很费事吧?”

“不费事的,你要多少,我叫人在家里做好送过来,省得再费你的功夫。”

人家慷慨,俞婉却不好占便宜,这樟脑制作起来确实不麻烦。砍下来的樟树枝丫剁碎,用罐子文火煮,蒸馏出来的水液凝在盖子上导出来,冷固之后便有了。

只是再简单,总要有人去做才成。俞婉说什么也要给张志诚算分红,张志诚坚辞不受,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不知道还以为他俩拌嘴吵架了。

俞婉只好退一步,“好吧好吧,只是这样麻烦你家里,怎么好意思?”

“婉妹这么忙,时常做些好东西叫我过来吃,是我不好意思才对。我父母来信,很是感激你,倒是我偏了你的好东西。”

如此一来,俞婉越发用心招待张志诚,家里但凡做了温补的吃食,就叫傻大姐给他送一份过去。铺子里的冻疮膏如俞婉想象,卖得极好,百香阁跟三叔过几日就要来提货。俞婉不得已,只好将一些滞销的口脂暂时停了,专门生产这一样。

一个多月下来,光是冻疮膏,就有百两银子的进账。到了立冬这一日,一天就卖出去五十盒。杜二姐站在柜台后,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看来要下雪了,下雪也好,老是这么干冷干冷的,真叫人难受。”

俞婉数着存货,这一天收获颇丰,也抽空看了一眼外头。街上人少的很,天气太冷,都不愿意出来呢,一时兴起道:“咱们今天早早把铺子关了,在家里吃锅子吧。还是好几年前,村里下大雪压塌了好些房屋,新房子来不及盖,一家人就在堂屋里吃火锅。外头下着大雪,屋里又暖和又热闹,自从搬到县城,再没这么玩过了。”

杜二姐在柜台上吃了一日冷风,正想吃点烫烫的东西,一说锅子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笑道:“要什么菜?东家说给我,我跟傻大姐去集市买,这会儿晚市还没散呢。”

“不用,家里菜多着。我爹昨日从村里回来,正好带了一筐子,什么没有?我这就去收拾。”

俞婉在围腰上擦了两把手,捞起帘子进了后厨。锅子的汤底要味道重,又麻又辣才好,这样才能压住rou类的腥气膻气。首先挖出一块厚厚的牛油热锅翻炒,加入蒜末、姜片、蒜苗、小红椒,还有豆瓣碎跟辣椒油增香。这才加入大料,有花椒、八角、香叶、干辣椒,然后是家常各种炒菜的酱料,添水放入焯水后的排骨,盖上锅盖。

这才来收拾其他菜色,素菜有青菜、菠菜、萝卜、冬瓜、芽菜、土豆、茼蒿、豆腐、豆腐皮、粉条、香菇、面条,泡水洗干净的盐笋、各类

夏天晒干的菌菇。rou类比较简单,剩下半条腌制后的鱼、两个鸡腿、几斤排骨。

厨房墙上还挂了几条火腿rou,俞婉拿下来洗刷干净,切成片。这还是张志诚家里寄过来的,说是自己不好收拾,转手送给了俞婉。

人家自己没吃,全给她了,倒不好落下人家。

俞婉叫过来傻大姐,打算先煮一碗给他送去,杜二姐关了门闻到香味进来,直言道:“他一个人背井离乡在外面读书,不如请他一起过来吃吧,人多正好热闹。就这么煮一碗,倒不好收拾呢。”

于是傻大姐便去请张志诚,没一会儿,三个人就来了。薛仁甫也在,哪里能错过热闹。张志诚手上提着一条鹿腿,“借花献佛,薛大哥刚巧送给我的,可是赶上了好时候。”

薛仁甫道:“早知道你不会收拾,不如直接送给婉妹,我还能饱餐一顿。”

两个人笑嘻嘻地提着rou进去,俞婉把鹿腿切成片,叠着铺在盘子里,先用酱料腌制,等入了味,烫起来正好。薛仁甫赞不绝口,“婉妹的手艺实在好,也不知将来便宜了哪个。”

俞婉没好气,“义兄吃就是了,怎么还贫嘴讨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