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大概从未想过。

我这个一直默默迁就她的男人,也有转身离开的那一天。

我也曾以为自己离不开她。

可当我真正跨出那道门。

我才明白,我不是舍不得她。

我是舍不得那段被我浪费掉的自己。

离开纪氏公司的第二天,我正式向恒川集团发出求职意向。

半小时不到,恒川CEO亲自打来电话。

“沈先生,我们已经为你空了位子四年。”

他语气不轻不重,却带着熟人之间的笃定和一丝惋惜,

“早该离开那家吸你血的公司了。”

我笑道:“现在开始也不晚。”

入职当晚,我便带队熬夜看项目。

三天时间,查尽某新兴智能制造公司的财报和团队背景。

发现其隐藏着未披露的战略投资人。

我一锤定音,拉着团队做出收购评估报告。

并与那家公司的核心创始人进行会谈。

谈判整整四小时。

我压着嗓音和他们谈价值、谈远景、谈资源对接。

最终一锤定音,收购成功。

恒川集团在这个季度末交出了一份出人意料的高分答卷。

不到一个月,我的名字便被业内商业板块反复提及。

财经媒体、金融博主、创投圈公众号纷纷转载报道:

“恒川集团黑马操盘手,沈亦川归来即巅峰!”

一夜之间。

我从“纪家准女婿”变成“金融圈最具潜力的新贵”。

不少合作方主动抛来橄榄枝。

甚至有基金愿意以我个人名义发起合伙项目。

我接受了三家。

半年内,我主导的三个项目全部融资成功。

一跃成为恒川合伙人之一。

在一次金融论坛上,我作为嘉宾登台。

聚光灯下,我穿着深灰色的西装。

目光平静而清冷。

有人在台下悄声议论:

“他就是纪氏曾经那个执行人?听说还是因为女人被踢出来的?”

“谁说被踢出来?他是自己走的。你看看纪氏现在的市值,掉了多少?”

我耳不旁听,只在台上淡淡地说了一句:

“谢谢当初某些人逼我出走,否则我大概还在帮人打工、做牛做马。”

话音一出,台下掌声雷动。

而彼时的纪氏

由于我一走,核心项目掌控力失衡,股东信心动摇。

纪子琳无力撑起公司局面。

市值一路跳水,连纪父都不得不回归临时救火。

但他不懂市场,更不会管控运营。

强硬干预的结果便是,公司彻底乱套。

外界传言纪家正在寻求战略合作。

有人建议他们找恒川集团投资。

但我拒了。

“纪总,纪家来电,说愿意让你回去参与重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