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开始有理性的声音传出:“谁都不是罪人,也没有人能够救所有人。”
“并不是社会必须牺牲一个家,才成全另一个家。”
有记者专访我:“如果可以重来,你还会为父亲据理力争吗?”
我坚定地回答:“我也自问过,如果能救两个生命谁不愿意?”
“可人只能守好属于自己的那扇门,当灾难降临,每个家庭都只能自保。”
“旁观者想象得简单可轮到自己,你会主动把父母送进绝境吗?”
“可惜了那个孩子,也可怜了我的父亲,我们都没做错什么,只是都不够幸运。”
网上渐渐多起相似留言:“我们只是普通人,活着已经拼尽所有,无力承担世界的重担。”
就在社会舆论逐渐归于理性时,警方调查有了新发现。
原来在外科护士系统后台,还有更多“违规操作”的痕迹,张静被拍到私自调配病人药品、私自改动护理计划的监控录像。
专案组联络到几位曾经的移植候补家属,有人回忆当年手术无故取消、有人悲愤指控她曾“自作主张换掉最后的机会”。
一封举报信对应着一份家庭的苦楚,张静的“好心”曾让太多人无辜受苦。
新闻头条【制度漏洞不容忽视,再好的个人也不该凌驾规则之上。】
监管部门紧急发文,要求全国范围排查。
医学伦理专家召开研讨会“个体医护人员无权左右生命抉择,每一分流程都当有法可依。”
微博下呼声如潮:“愿这世间不再有以善为名的悲剧。”
医院门口新设起巨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完善监管保障公平”的标语。
有普法志愿者走进病区,宣讲医学伦理和患者基本权利。
第8章
法院终于开庭。
“陈女士,请描述您父亲经历的真实情况。”
我平静地说:“我父亲,因为张静的擅自篡改和越权用药,不仅失去救命机会,还差点死于非命。”
“她自以为可以定义什么叫善良,把我们的命运踩在脚下。”
“她以道德名义剥夺了别人的权利,却要我们感谢她的牺牲与伟大。”
我的眼神扫过法庭:“善意如果没有边界,那就是灾难。”
张静站在被告席,脸色灰白:“都是命运不公,是这个社会太冷漠,我只是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小孩没希望……”
“我只是想为世界留一点美好!”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哀求般看向法官。
法官:“你是医护人员,职责和底线你都还记得吗?”
“医学伦理首先要尊重患者自主和制度公正,不是你一己之意的游乐场!”
“任何以善为名的越权,都可能成为摧毁他人的凶器,你明白吗?”
张静咬住嘴唇,说不出话。
法庭之内,旁听席已被人挤满。
大部分都是病患家属。
有母亲低声抽泣:“她改了化验单,让我们错过手术……”
而坐在最前排的男人怒声咬牙:“她以为别人家的命都能无所谓地丢掉吗!”
走廊外,医院高层试图在媒体前缓和声明:“我们……对管理失察深感愧疚,请社会给医院一些理性空间”
院方发言被调查组直接打断。
“暂停发言!院方需配合深入调查!”
医院公关团队焦头烂额,微博评论区早已沦陷成声讨的汪洋。
而这时,新的爆点出现
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当庭起身,声泪俱下地举证:“她曾逼我们家给孩子捐了金手链才肯顺利安排病房,否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