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的婆娘才开始在大锅了烧水,水烧开了之后,王一刀把九个猪头一起放入了锅里,紧跟着又把自己秘制的料包也一起放了进去,盖上了锅盖,等到锅里的水再次翻起了水花,王一刀的婆娘这才把灶膛里的大火换成了小火。
王一刀和他婆娘忙活着卤猪头的时候,他儿子也没有闲着。他也同样烧了一大锅的开水,等着锅里的水翻着密集的水花大开之后,他把猪肺、猪肝等切成小块,又加上葱蒜、姜、辣椒,然后用大火猛烧。最后又放上了一点白菜叶子,一锅又浓又鲜的猪杂汤就做得了。
此时,蓝家终于也把九头大肥猪的猪肉都用盐腌上了一遍,并且按照大中小的顺序把它们都码放在了厢房的木板上。
这时候,天色已经麻麻黑了,爹看着厢房里整齐码放着的大大小小的猪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出来招呼着看热闹的乡亲们坐下来喝热呼呼、香喷喷的猪杂汤。
今天不是正式的宴请,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蓝家的碗不够,大家也就嘻嘻哈哈的回家取了自己的碗来,有脸皮厚的甚至连玉米例子饭都带来了,就准备就着蓝家的猪杂汤把晚饭对付过去了。
蓝家屋子再大也装不下这么多的乡亲们,他们也就是不客气的或蹲或站的在院子里找了背风的地方‘哧溜’、‘哧溜’的喝起了美味的猪杂汤来。
吃饱喝足,大家从心里到身上都暖烘烘的,一个个的咋吧着嘴做出了承诺,他们别的忙或许帮不上,可是都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庄户好手,蓝家这每天烧的这些柴禾不用再自家操心了,他们保准让蓝家这几个新垒起来的灶膛里一整天的不断火。
乡亲们这么肯帮忙,蓝家自己也没有矫情的推辞,欢欢喜喜的答应了下来,乡亲们也就陆陆续续的打着饱嗝告辞了。
围观的乡亲们告辞走了,王一刀一家也撂下了饭碗。爹马上从兜里掏出了七十二个大子,这是他们一开始就说好的,杀一头猪并且收拾好猪头肉,要付给王一刀八个大子,今天一个杀了九头猪,一共就是七十二个大铜子。
价钱是早就说好的事情,王一刀也就没有再虚伪的推辞,高兴的收好了自己家人的工钱,王一刀又指着大锅里慢火炖着的猪头,嘱咐说道,“这里的猪头改做的也差不多都做完了,以后就是慢慢的靠些火候了。就用小火煨着,等你们晚上睡觉前,你们熄了火,把猪头捞出来就可以了。现在天还冷着呢,你们把它找个通风的地方高高的挂起来,十天半个月的都坏不了。”
交待清楚了卤猪头的火候,又约定了明天开工的时辰,王一刀一家子告辞回家了。
王一刀杀猪是熟手,云芳带着蓝家一家子还有大栓子也是越做越熟练,再加上乡亲们还在一旁搭了把手。因此,虽然后面几天又增加了给猪肉陆续的上后几次盐,可杀猪的速度却基本上没有降低,到了正月十四这一天,已经杀了六十头大肥猪了。蓝家特意收拾出来厢房里也已将近放满了一半了。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大日子,也是过年后第一个正式的节日,过了元宵节,这个年就算彻彻底底的过完了,懒汉们再也没有了偷懒的借口,因此这元宵节也算的上是最后的狂欢,家家户户也都格外的重视,热闹的程度也就是仅次于春节。
因此,正月十四这一天喝猪杂汤的乡亲们散去之后,爹给王一刀结清了当天的工钱,双方就商议着停工两天,好好的过了元宵节再说。
打发走了王一刀一家,爹还没等关门呢,远远的暮色里就看到一个瘦小的人影向着自己家的大门跑了过来。
大山眼尖,看着那个越跑越近的人影,惊喜的喊出了声来,“那不是小柱子么?他又回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