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1 / 2)

若王霄能够顺应公子倒戈,那么秦王在雒阳便只须对付赵王等诸侯手下的叛军,而不必与北军血战。

看着这信,我不禁沉吟。

我知道公子虽早已不统领北军,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亲自领兵出征时的兵马,好些如柏隆那般的部下。对于北军,他的感情很不一样,自也不希望从前的部下折损在这不义之战里面。

“长史给我看这信,何意?”我抬眼看谢浚。

谢浚道:“我此番去雒阳,必处处受人监视,要将此信送给王霄,恐怕不便。托与别人,我亦不放心,故我以为,此番你最好仍随我去雒阳。”

我已猜到这用意,道:“秦王可知晓了?”

“还不曾,”谢浚道,“这信我刚刚接到,还未与大王商议。不过我想先问问你的意思。”

“哦?”我问,“为何要先问过我?”

“元初知晓之后,定然会恼我。”谢浚道,“你须替我解释。”

我不由地笑了笑,倒是诚实。公子将这信给谢浚,原意当是为了保住北军,顺便帮他一把。我在给公子的心里也提过,我会跟秦王去雒阳,而不是跟着谢浚。

不曾想谢浚心思如此活泛,会把主意打到我的身上。

“我无异议。”我说,“不过秦王还等着我给他保命,只怕未必愿意。”

谢浚微笑,道:“无妨,我自会说服他。”

第296章 变计(下)

我说:“有元初的手书还不够, 这只对王霄和元初旧部有用。凡出师必有名,北军是王师, 若有圣上勤王诏书, 此事可成。”

谢浚笑了笑:“你果然与元初想到了一处。”说罢, 却又拿出一只锦筒, 递给我。

“这是随着元初的手书一道捎来的。”他说。

我将锦筒打开,只见这正是皇帝的秦王诏书。上面洋洋洒洒, 历数赵王等诸侯不臣的罪状, 令北军配合秦王, 一道扫除奸佞。

</div>

</div>

第308节

“如何?”谢浚问。

我微笑:“甚好。”

谢浚提出此事,变动甚大, 不过我喜欢。

战事布局,其实根做生意甚是相像, 无人不想用最少的本钱挣得最大的便宜。

谢浚这两千人马, 原本是为了做做样子, 给赵王灌一顿**汤, 放松警惕, 好让秦王从东面偷袭得逞。但无论如何, 这也是一场大战, 要折损许多兵马,时日拖长,还要消耗许多粮草。而如果谢浚和公子的计策一旦成功,便是事半功倍。

我料想以秦王那样精明的赌棍,哪怕离了我他真的会有性命之忧, 也定然不会反对。

回到营帐里没多久,冯旦来唤我,说秦王有请。

我旋即应下,精神抖擞地走到秦王大帐里。

这里只有秦王和谢浚两人,隔案对坐着。谢浚神色平静,秦王身上披着裘袍,领口露着单衣的衣缘,显然是刚睡下就被谢浚叫了起来。

他看着案上的地图,眉头微微锁着。

“殿下唤我?”我走上前,行了礼。

秦王看我一眼,“嗯”一声,抬手指指旁边的坐席。

我走过去坐下,只听秦王对谢浚道:“前番赵王以北军攻济北王,虽下了数郡,但主帅昏聩,以致北军折损不少,当下之数,在四万人左右。”

谢浚道:“雒阳那边传回消息,北军经过数战,士气萎靡。堂堂王师,竟沦为诸侯倾轧棋子,将士甚为不满。上个月圣上在扬州临朝之后,北军中还有将士要往扬州追随圣驾,被赵王获知,搜捕了几百人。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