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闪过,那块巨石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辛理又照葫芦画瓢,把其他几块体积较大的石头一一清除,最后轻而易举地走过了滑坡处。

通过之后,她又把那些巨石从黑洞里掏出来,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想了想,把最大的那块石头复刻了出来,收进了黑洞。

接下来的四个滑坡处,她如法炮制,轻轻松松地通过了。

山腰以下的道路则好走了许多,快到山脚的时候,辛理察觉到积水越来越深,水面也越来越浑浊。沉在水底的淤泥增加了轮胎的阻力,在水位达到车身的三分之一时,越野车彻底走不下去了。

第26章 用足了力道,一脚踹下了水

辛理从黑洞拿出了一只户外用来钓鱼的军绿色皮划艇, 已经提前充了气,能坐两个大人。她屈腿坐在中间,没解下背包, 只靠着一个充气垫缓解肩膀的重量。

下了山, 碰到人的几率就大了起来。辛理把头发挽起,戴上一个cos用的假发套。她属于淡颜系长相, 戴上男用假发也不违和, 把眉毛和鼻梁加深,加上一米七的身高,看起来就像一个清秀斯文的少年。接着又戴上了口罩和头盔,双重保险。

皮划艇需要手动摇桨,好在她现在臂力还不错,划起来速度飞快。

林川市位于宁岚山的背坡处, 虽然受台风影响比起南市来说较小, 但因为经济发展落后, 多为自建房, 高层楼并不多,所以洪涝损失程度反而更大。

此时虽然离市区还远,但一路上也会经过几个别的村子,路边那些四五人高的树木只露出了最顶上的树冠, 印象中种着玉米的田地已经被完全淹没。越往前划,水面越是浑浊不堪, 漂着不少生活垃圾、树枝、烂菜叶、蛇虫鼠蚁的尸体,死掉的鱼翻着肚皮, 甚至还有不明排泄物明晃晃地浮在水面上。

辛理庆幸自己戴了口罩。依靠良好的视力, 远远避开那些散发恶臭的秽物,往市区的方向划去。

大约半个小时后, 依稀能看到房屋上活动的人影,水线已经涨到了三楼,自家盖的楼最高不过五层,不少房屋只剩下了一个屋顶。蹲坐在屋顶上的人远远看到了她,激动得上蹿下跳,疯狂地招手,双手拢在嘴前大声喊叫,试图引起她的注意。

辛理冷漠地无视了那些求救信号。末世之中,能保全自己已经是万幸,她没有义务为这些非亲非故的人冒险。太多的教训告诉她,没有棱角的善良,是一种愚蠢。

顺游而下,又划了两个多小时,距离林川市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属于榕镇的地界。水面上多了一些竹筏,竹筏一头用油漆刷了字,是镇上一个比较知名的水上竹筏景区的所有物。

榕镇上有一排连成一片的骑楼,大约四层楼高,水面上只剩下了顶层还没被淹,透过凸出来的阳台都能看到里面人头攒动,保守估计有三百人以上,镇上幸存的居民都挤在了这里。

大约十来只竹筏停在阳台下面,为首的竹筏上站着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他穿着救生衣,露出来的臂膀结实有力,是水上竹筏景区的船夫。

江宁从小在水边长大,水性自然不用多说,而且因为年轻,力气大,竹筏划得快又稳,在景区刚建成的时候就做了船夫。加上生得浓眉大眼,洪水来之前在网上因为长相小火了一把,为此也吸引了好些喜欢看脸的游客专程跟他的竹筏。

这次灾情也是他自告奋勇,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救助家乡的居民,叫上了景区里其他热心的船夫组成了一支水上互助队,把居民送到十五公里外的安置点。

此时他站在竹筏上,一手撑着竹竿,一手拿着扩音喇叭,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受困的镇民上船。

“不要挤!排好队,一个一个来!老弱病残孕先上!这位大哥你让让后面的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