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睛再现。

曹瑞哆哆嗦嗦地垂下头,心甘情愿、甚至可以说心花怒放地跪下了。

聂琰叹口气,随手挑了本闲书,坐下慢慢看,却又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想了一阵,对曹瑞说:“你过来。”

曹瑞依然过来,聂琰便低声对他吩咐:“你查一下朝中是谁执掌杖刑,明日朝廷上要杖责杨弩,让他莫伤筋骨,外伤却一定要重。”

曹瑞脸色急遽变幻,看着聂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他是聪明人,听出了话里面的骨头。聂琰的吩咐虽然简单,这可是皇帝顶着摄政王的意思,暗中维护大臣!维护之人偏偏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杨弩,这意味着甚么……曹瑞一下子明白了。

皇帝同意处置杨弩,却又暗中维护,分明是借机离析这皇朝第一骁将对摄政王的忠心,再市恩杨弩,乘机结纳。

他猛然抬起头,哆嗦着看着皇帝,眼中闪耀着激动的火花。衰老的内廷总管感到少年时代的火热血液又在心里燃烧,那是某种大事发生之前,面对死亡或者成功才会有的豪勇壮烈之气。

聂琰却只是沉沉一笑:“留神,别让人觉得是我的意思……就这么着,快去办。”

曹瑞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狠狠点头。

聂琰静静凝视着他出去,深深吸口长气。

终于……送走乔引桐,把能去掉的牵挂都去掉了,计划多年的事情,从此可以一步步发动。也许命运的终点只不过是败亡,但不挣扎一次,只怕死也不甘心的。

乔引桐一定很伤心,可他是很强韧的人,能在十万军修罗场中挣扎活命下来,只怕天下再没有挨不过的苦楚。等他伤心过了就会慢慢习惯,这才是最好的结果,何必留在宫中给他陪葬。

聂琰心事寥落,信步在书房中走来走去,忽然碰掉了一本书。信手拣起来,里面飘出一张红叶,虽然年深月久,还是带着艳色。叶子一面写着“天高海阔”,另一面写着“江山如画”。字迹虽大小不同,都是清秀有力的瘦金体,瞧着颇有相似。

聂琰一怔,忽然想起来,这红叶是他七岁时候和聂震一起写的。那时候聂琰十分顽劣,不大肯读书,聂震为了让他学好写字,想了不少花样,连红叶题词之类的花俏玩意都折腾过了。当年,聂震写的是江山如画,聂琰写的是天高海阔。想不到这就是两人平生志气。

当年,聂震看着年幼的皇子,野心勃勃的眼中,看到的其实是万里山河、无限雄图大业罢……

果然字为心声,前尘正合当今。可惜当时却看不明白,这么多年,徒然在权力和杀机之中挣扎生存。

他一阵心烦,长叹一声,本想扔了红叶,想了一下,还是夹回书中,把书册原样放回。

本想读书,心却再也无法平静。往事点点滴滴回现,让他有些痛苦起来。

聂琰对着书册,静静出神,犹如变成了凝固的雕像。

曹瑞去处置了皇帝的吩咐回来,看到琰帝还在出神,手里拿着一本书,眼神却是一片朦胧。

他瞧了半天,忍不住说:“陛下……你的书拿倒了。”

“啊?”聂琰一愣,随即哑然失笑。随手放下书,若不经意地问:“乔引桐出宫了么?”

曹瑞点点头:“走了。”

聂琰沉吟一会,还是说:“他说甚么没有?”

曹瑞挠头道:“这小乔古怪得很,之前还哭哭啼啼求着留下,临到要走,反而甚么废话也没有了,一声不响就上了轿子。”想想又补一句:“倒是认真梳洗打扮过,可见很有心要伺候新主子,老奴倒是看高了他。”

聂琰一怔,随即哑然一笑,淡淡道:“人之常情。”

说是这么说,眼神还是略有些惆怅,只一闪而过。曹瑞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琰帝不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