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3)

两人面对面站着,聂琰见他绷着唇角毫无笑意,心中忽然有些难过,迟疑一会说:“逸臣,好生保重!”

杨弩一怔,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流星般一线光芒,忽然一侧头,居然大胆地在皇帝嘴唇上匆匆一吻,

聂琰楞住,正要推开他,杨弩却已放手,退后一步,低声笑笑:“陛下,你要我为君一击,鹏搏九天,我一定做到。”

他眼中光芒明亮璀璨,不知道想到什么,竟然十分快活似的,又是风神激扬的模样。就这么又退一步,再退一步,眼睛牢牢盯着聂琰,似乎要把他记在心里。

“陛下保重!”杨弩朗然一笑,忽然转身,大步而去。

是年,琰帝以阿那瓌不敬天朝、屡次犯边、且轻慢秀成公主之罪,下令杨弩率兵讨伐都海汗国。为求战胜,琰帝改年号为武威元年。

杨弩先是调动奸细,暗中夺回秀成长公主,派人万里迢迢送回京师。西北兵马道这下去了后顾之忧,急起大军西出阳关,与阿那瓌放手恶战。这一战胡汉双方都是筹谋已久、蓄势待发,一旦发动,战事顿时如火如荼。

阿那瓌策动了北遥荥联兵,而中原也与南遥荥和西遥荥结盟,更以敦和、芳霖两位公主分别下嫁南遥荥和西遥荥的可汗,立约坚厚。五国战火蜂聚,如此一来,整个长城内外、天山南北,从渤海到阴山,从漠北王庭到喀什噶尔,从北日逐王的射戈之地到察合台汗的巩乃斯游猎之所,都陷入了惊天动地的大战之中。

武威二年的春天,西北兵马道接连不断传来消息,捷报流水价送到京师。

武威二年三月,杨弩利用春季的饥荒,击溃了阿那瓌的弯月兵团,斩首五千,逼得阿那瓌不得不放弃青海膏腴之地,退守天山一线。

四月,杨弩乘势兵力再进,突破都海汗国设在高寒沼泽地的防线,阿那瓌再次大败,退守喀什噶尔。

四月中,杨弩第三次调兵猛攻,七战喀什噶尔城外,终于攻陷这西疆第一名城。阿那瓌无奈,弃城而去,率众投奔掳蛮太阳汗。杨弩毫不容情,大军火速进逼帕米尔高原,三日内攻克掳蛮城。城破之日,阿那瓌和太阳汗一起逃命,向北再投车迟国屈出律汗。

五月,杨弩再攻车迟,七日城破。

就这么一路追击,这都海汗国昔日是西域各国的共主,多有姻亲故旧干系,昔日更联兵进犯中原,大有斩获,算得上利益干系极大。阿那瓌逃命所到,当地国王不便十分推辞,更有唇亡齿寒之虑,不敢不下死力抵抗。但杨弩奉了琰帝之命,必求扬威西域,一口气狠攻硬打,毫不手软,三个月内连下西域十国,把十国国王一并囚车送往中原帝京。阿那瓌十分狡诈,又熟悉西域山川地理,每次都能在千钧一发之际脱逃,可余部越来越少,已经不足为患。

这一连串的战役,与南北遥荥之战遥相呼应,一时之间中原王朝之威震慑八荒六合,海内英雄无不宾服。

朝廷中不断收到捷报,群臣欢欣鼓舞,聂琰心中却有些隐约的不安。杨弩向来勇悍绝伦,有此战绩也不奇怪,但他一路追击阿那瓌五千余里,孤军突进,锐意进击不休,西北兵马道给养很难跟上,一旦西域各国余部卷土重来,杨弩只怕难以自全。

更奇怪的是,杨弩虽然狂飙猛进,对副帅聂飚所下的命令却十分稳重,务求收编当地兵马,安抚民心,一步步稳扎稳打,不得轻敌冒进。似乎连年青的聂飚也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两次火急文书禀报琰帝,恳请琰帝注意西北兵马道的异常。

聂琰收到聂飚密信,心中不祥之感越来越重,沉吟良久,下旨命令杨弩班师回朝。

这道旨意下去不足三日,西北兵马道又送来火急文书,使者并说有机密军情务必当面向皇帝禀报。

聂琰不知道怎么地,心跳如鼓,冷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