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事,羡哥儿觉得自己的确没想到这些,他只觉得爹娘很是年轻,自己即便十二岁还是个孩子,头一次,他这么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地位。
即便他爹爹多么的能干,但若他不能在科举一途走的顺利,将来也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一生,最多做个富家翁。
他才不想只做个富家翁呢。
没有功名,就无法安身立命,兴许到时候他在家里和棠哥儿的差距也会更多,毕竟棠哥儿虽然比他小几岁,但也很勤奋。
想到这里,他就坐不住了,在考前还舍不得放下书来。
他在读书上向来有天赋,别人读好几遍的文章,他可能三遍就已经能够背了。
只是他自觉自己已经游刃有余,可是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
说来也奇怪,明明娘对自己是最严厉的,但是送自己进考场的时候,那叫一个如沐春风,爹在嘱咐他要注意些什么的时候,娘就温柔的笑着:“羡哥儿,你年纪还小,考不考的中都没有关系,可千万别把身子骨弄坏了?娘跟你说过的,你爹爹让你下场试试就好了,别有太大的压力。”
这样的话语让他的同窗十分羡慕,还有位同窗道:“方羡之,真的羡慕你,你看我爹娘,总是恨不得我考个功名回来,否则就对我失望,即便让我保重身体,也是说的苦大仇深的,不像你娘,对你那么温柔。”
看他的样子都恨不得和自己换个娘一样,羡哥儿都无语了,他娘刚才在马车上还说:“下马车前能看一个字就多看一个字,别浪费功夫。”
真没想到,他娘还有两幅面孔。
作者有话要说:
不愧是你蜜娘,卷王之王。
第153章羡哥儿的番外(二)
还好他小三关一鼓作气都过了,否则真不知道如何见爹娘。
中秀才后,娘还是十分大方的,把老宅的祖父母还有伯父叔叔们再并舅家的人都请了过来,桌上是山珍海味样样都有。
大伯母俞氏道:“真不愧是阁老的儿子,我看咱们羡哥儿将来兴许和他老子一伴做官,哎呀,那可是不得了啊。”
母亲阮氏立马道:“看大嫂子说的,我倒是觉得大哥儿二哥儿好,一个在任上有政绩,一个听说在国子监读书,那学问也是极好的。”
这大哥儿二哥儿都是大伯原配申氏的两个儿子,原本在申家读书,后来这二位因为时常过来他们府上,有父亲提拔,倒是很亲近。
这大概就是别人评价父亲的为人,为人不树异帜,不立崖岸。
曾听说过大房其实以前和他们都很不和,但大房两位兄长都在父亲麾下效力,这也真是神奇,怪道人说天下无人不可用。
立场也不是不能改变。
因为来往的都是自家人,还有教导过的亲戚,酒宴简直要有多大方就有多大方,众人临走时,母亲还特地都送了伴手礼。
他爹悄悄对他道:“你娘可是下了血本,都回送的梅花玉版笺。”
这梅花玉版笺是仿的画金如意云纹粉蜡纸,造价非常高,是内造之物,十分名贵,母亲因为擅长作画,平日一手簪花小楷写的极好,这些物件儿都是专门留着,他们都难得到,没想到今日居然做了人家的伴手礼。
“娘这是……”
“你娘是心里高兴,她虽然对你严厉,但也为你骄傲。”
羡哥儿一下就明白了,至祖父过世,父亲在家守制,亲自带自己苦读,他沉下心来,一心攻读,没有一丝懈怠。
他才发现什么叫作忘我,读书很苦,但人的一生有这样一段忘我的境界,也不得不说十分之好。
出孝之后的第二年,他中了举,中举之后,爹爹没有谋求起复,而是一家三口准备去四处游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