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剐了那个妹婿,绞尽脑汁地要让史家姑娘休了那个吃软饭的,但史家姑娘就是跟他分不开。”
这不是脑子坏了吗?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跟这么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绑在一起,他不喜欢史二这个妹妹,继续道:“到时候她要是来了,你少跟她说话,她两个嫂子还不错,人都贤惠活泼。”
段圆圆也想出门跟这些姑娘一起喝茶吃饭,但家里事这么多,她实在忙不过来,就说:“等忙完了再说吧,娘让我管家呢。”
十二月也要开始备年货了,各种等级的碳火得买,虽然宁家人口少,但宁宣朋友多啊,打赏人走节礼都是很大的开支。
下头送上来的野货都得记下来,腊肉香肠米面冬菜也得全备上。
冬天菜蔬少,要吃得花大价钱,虽然宁家有钱,但宁宣并不是铺张浪费的人,还是习惯什么都准备在前头。
她还没自己管过这么大的事!
宁宣想想脑子也大了,揉着眉心道:“她们要是不听话就赶出去,你多赶几个人,就没人敢不听你的。咱们家不缺人,别省这几个钱。”
段圆圆接过他的手,给他揉着头说:“我知道的,表哥。”
两人就这么说着话睡了一夜。
第二天段圆圆起来宁宣已经去铺子上了。
段圆圆就把陈姨妈交过来的账册拿出来看。
武家是小地主,陈姨妈在武家待了五六年见够了乡间菜蔬才跟着武太太一起到段家生活。
段家人几代从商,算盘珠子都打得溜儿滑。陈姨妈在这又学会了怎么做生意,所以宁家的下人瞒不了她。
交上来的账都记得都很清楚,没什么一两银子一个鸡蛋的事。
只是买一个鸡蛋和买一筐鸡蛋的折扣差别。
陈姨妈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还跟她说:“他们给家里尽心做事,不图吃点儿油水图什么呢?不是天大的窟窿,看看也就过了。”
管家其实不难,这些事都是几代女主人摸索出来的路子,只要看这个家是不是蒸蒸日上就知道他们家管家人能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