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喜欢宁珠,最后也要给宁珠出头也是因为这个。

段圆圆心里听得酸酸的,晚上把人抱得紧紧的说:“表哥还有我和姨妈。”

宁宣感觉自己真成小孩了,反客为主把人拖进怀里才笑:“人都走了,想她也是白想,不如想着怎么活下去。”

但这位表哥看着冷淡而已,隔日宁宣就背着陈姨妈请了个道士去宁珠旧居做法事。

道士拿着宁珠生辰八字算了算,算完了才看他:“芳魂尘缘已尽,斋主要问她什么?”

宁宣道:“问她今生何在。”

道士绕着房子又走了几圈,半天才说:“她前生是卖肺片的小贩,所以今生肺上染病而亡,六年前已托生在城南郊外一户姓钱的人家,一生小有余粮,五十岁无疾而终。”

郊外多半没有姓钱的人家,道士都很滑头,未免惹上麻烦,绝不会说一户真能找的人宁宣不知道。

但宁宣还是吃这一套,万一呢?

他把道士说的地方在心里翻了几遍,回去就跟段圆圆商量:“不如咱们找个时候去城南玩一玩,我叫上朋友让他们也带着女眷来,你就不无聊了。”

看老道士说得准不准是其一,另外则是老太太被丫头折磨过的脚把他都吓出病了。

经了这么一遭,宁宣更不想让段圆圆跟丫头们常年待在一起了。

“圆圆还是得有知心的朋友。”他这么跟段圆圆说。

段圆圆听着就怔住了,其实宁宣早就该带她出门走动,只是他不说自己也不好提。

宁家毕竟是百年大族,交好的世家其实也不少。

光段圆圆知道就有三四个,孟家花了几代人的心血已经改头换面成了吃皇粮的,平时轻易不跟以前的旧友走动了,就怕别人说他们还有商贾气。

但上回她和宁宣成亲,孟家也是来了人的,虽然过来坐了不到半柱香就走了,但这已经显得很亲近了。

她就问:“是孟家人吗?”

宁宣点点头说:“再叫上史二过来,都是自己人,你也自在些。”

他本来是打算着跟孟家学,想等自己站高一点儿,再回头挑一些适当的人家带圆圆出去走动。

谁知道道士说的那地方恰好靠近孟史两家?

宁宣想分开圆圆和丫头的心思就又活泛起来了,虽然都是丫头也是女的,但宅子里跟姑娘好如夫妻的丫头又不是什么稀奇事!

他就想着不如就把两家熟悉的好朋友都叫出来,一起在别院亭子里烤点鹿肉吃。

孟家两只脚都迈进了官场,跟他们的夫人姑娘一起玩,不管是对圆圆还是对他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史家虽然不如宁家有钱有地位,但胜在人丁兴旺,女孩子也多,就算让她们来捧着圆圆也成啊。

段圆圆不认得史家的姑娘,她只听陈姨妈说过史家有一个姑娘是招赘在家的。好像是她爹看重那个赘婿的本事,想让他把铺子上的生意翻一翻,这才花钱给他消了贱籍。

现在史家的茶叶生意果然又做大了不少,逢年过节段圆圆都能吃到他们家送来的节礼。

宁宣上次给胖太监送的那个茶,就是史家二公子从他爹书房不小心“借”过来的。

段圆圆不怎么会喝茶,大部分现代人喝茶也就是解渴。

她拿着茶叶就抓了一小把下去,结果一整天打嗝撒尿都是茶香。

宁宣笑她是牛嚼牡丹,还把这个茶的来历跟她说了,说就她泡的那么一小把估计就得几十上百两银子。

段圆圆掐指一算,这都够在城里买间老破小了,她就牢牢地把史家的事记住了。

宁宣跟她说:“史家姑娘成亲还不到三年呢,那个东床快婿已经抱了两个妾进门了。史二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