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名漕工匆匆跑来,呈上一卷从火船残骸中捞出的文书。
温南枝展开一看,竟是天枢阁最后的密令:“不惜一切代价,阻断漕运,乱中取粮。”
她冷笑一声,将文书投入火盆:“他们到死都不明白,真正的‘粮道’,是百姓心间的坦途。”
陆澈忽然指向远处官道,只见一队辆装满粮食的马车正缓缓驶来,车辕上插着“义仓”的小旗。
驾车的老者望见船队,扯开嗓子喊道:“郡主!临清百姓听说漕运通了,把家里存的粟米都送来了!”
温南枝眼眶微热,转头对陆澈道:“你瞧,这就是民心所向。”
午后,阳光铺满运河。温南枝站在重建的闸口旁,看着满载粮食的船队依次通过。
一名漕工敲响船头的铜铃,清脆的声响中,两岸百姓纷纷挥手致意。
陆澈指着水面上漂浮的点点烛光,轻声道:“那是百姓在祭河神,祈愿漕运平安。”
“治理天下如行舟,需看水下的暗礁,更需看岸上的民心。”
她摸了摸腰间的尚方宝剑,此刻剑鞘上的龙纹不再冰冷,反而因沾染了人间烟火而显得温润。
远处,不知谁唱起了新的歌谣:“漕运通,民心同,仓廪实,天下安……”
暮色四合时,临清闸口已恢复繁忙。
温南枝与陆澈登上城楼,望着蜿蜒的运河如银链般延伸至远方。
陆澈忽然指着夜空中的北斗星,笑道:“总以为星图藏着天机,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天枢’是这万家灯火。”
温南枝点头,目光落在城楼的“漕运便民图”上,图中清晰标注着各地粮仓与赈济点。
她伸手摘下头上的银簪,在图上“临清”处画了个圈:“往后每处粮仓,都该刻上‘与民共享’四字。”
夜风带来湿润的水汽,夹杂着新麦的香气。
温南枝望着星空下绵延的粮道,终于彻底领悟建文帝的“天机枢”从来不是什么改朝换代的秘宝,而是将天下粮仓置于民心之上的智慧。
当朝廷与百姓共掌“粮道”,便是天枢阁这类逆民心者的末日。
漕工的号子声再次响起,惊破夜的寂静。
温南枝与陆澈相视一笑,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粮仓。
此刻,他们心中的星图已然清晰那是百姓脸上的笑容,是粮仓中饱满的粟米,是运河上永不熄灭的航灯。
这,才是真正的“护民天枢”。
第301章 托了郡主的福
晨光漫过临清闸口的青砖,将“漕运便民图”上的银簪刻痕照得发亮。
温南枝望着图中星罗棋布的粮仓标记,忽然听见城下传来孩童的歌谣:“郡主船头挂金锁,陆将军腰悬斩邪剑,五谷丰登仓廪实,天枢阁贼胆皆寒”
她低头看着船头随风轻晃的平安锁,锁芯缝隙间竟漏出半片泛黄的纸角。
陆澈凑近一看,见纸上是建文帝的朱笔批注:“朕终悟,民心即龙脉,粮仓即天枢。”
温南枝指尖轻颤,忽然想起湖底竹简里被水浸透的“与民共治”四字,与这纸笺上的字迹遥遥相应。
她将纸笺收入锦囊,对陆澈道:“明日便在各粮仓刻上‘民本’二字,让天下人皆知,朝廷的‘天枢阁’,从来都是百姓的米缸。”
三日后,江南各州府传来捷报:天枢阁最后三处粮库被查封,库中霉变粮食均被重新筛晒,混着百姓捐赠的新米一同赈济灾民。
温南枝站在江陵码头,看着装满“民本粮”的船队北上,忽然收到陆澈从京城送来的信笺,内附一幅新绘的《天下粮仓图》,每处粮仓都用朱砂标着“与民共享”。
秋风起时,温南枝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