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缺。不过三爷没来找他们,明玉倒是乐见。
死缠烂打才真正叫人觉得反感,比如杨夫人一行人。
杨大爷过了年就去了,见了楚云飞营地那训练的情景,吓得第二天就不敢去。杨夫人、杨大奶奶可着劲儿劝他,说楚云飞不好当众徇私,没得其他人见了说闲话、不服气。但除了明面上的,其他人都好说。
杨大爷顶不过劝说,跟着又去了两三天,最后一狠心要求留下来。真正训练的时候,却根本没法子吃下那苦头,没几天就整整瘦了两圈,还险些昏厥。
杨夫人瞧着心疼,跑来找秦氏念叨,话里话外多有责怪楚云飞不近人情之意。
恰好那日楚云飞回来,听见杨夫人的话,当面就问杨夫人,若以后遇上打仗,杨大爷不敌死在沙场上是谁的过?
杨夫人懦懦地道:“也不是非要上战场,别当我不知,就算非要上战场,也不必冲人人都前头。”
楚云飞道:“我训练的人,以后就是前锋。不能冲在前头,莫非要做逃兵?逃兵只有死路一条!既如此,趁早别去了!”
气得杨夫人当即甩袖子离开,秦氏不免长叹短吁,结果过了两天后杨夫人又跑来。这一回却是想把杨大爷弄去国子监。
也不知杨夫人从哪里得知,明玉的六哥陈明贤一位同科在国子监任职,私交还不错。杨大奶奶就天天过来缠着明玉去找陈明贤说一说这事。
说起国子监,因王家的案子已牵连了一部分人进去,后来因顺亲王的叛变,又牵连了更大一部分进去。
三老爷、五爷是保住了,不过也受到王家的事影响,三老爷仍旧是个闲散的京官,五爷凭着自个儿努力,倒是比之前好些了。但眼下的国子监,境遇却不如京都一些书院,里面没受牵连的监生都在想法子出来。
明玉实话说了,杨大奶奶一撇嘴,道:“大爷若是个举子,也不必找你们了。”
明玉很赞同这话,很想回杨大奶奶一句让杨大爷去考个举子一切不都迎刃而解?
“圣上理政,着实痛恨徇私枉法、贪污受贿之事。大奶奶也来京都有些日子了,也知街上天天都有新见闻。”
这个节骨眼上,她们莫非真以为楚云飞的能耐大过天去了?
“那些犯官家属,每每从街上经过,是个什么情形?”明玉觉得对杨大奶奶还是直言好了,“我的两个孩子还小,说我自私自利也罢了,我不希望我的家人、亲朋遭罪。娘和相公,也同样是这个心思。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还望大奶奶理解理解我们,好自为之吧!”
说的杨大奶奶活像被人打了一耳光,脸颊火辣辣怒气冲天走了。
此后忽然没了声息,隔了两三日,王福从南京赶来京都。
“本来是打算和杨老爷一块儿来的,结果杨老爷提前走了,老奴把那边的事办好,才动身。”
秦氏和明玉都有些惊奇,不由对望了一眼。
“杨老爷来了京都?”明玉将信将疑问道。
王福点头,见秦氏、明玉的模样,狐疑道:“莫非杨老爷没给夫人、姑爷、姑奶奶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