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摇头,忙打发人去杨夫人她们的住处,才晓得两天前已经走了。杨大爷是直接回来养病再也没去楚云飞哪儿,倒是杨老爷请人送了一封信给楚云飞,其大意是为杨夫人婆媳三个,以及长子的作为道歉。
后来王福又说:“杨夫人他们从南京动身的时候,杨老爷根本不晓得,晓得了又气得病了一场,等病好了根本没法子来京都。因此才等到开了春暖和了动身。”
杨老爷为人是真没话说的,秦氏猜疑:“是不是杨家真遇上了什么麻烦?”
王福这几年一直在南京,道:“那年夫人、少夫人去南京不是与杨大爷同行么?还有徐小爷也一道,杨大爷和徐小爷生意没谈成。后来杨大爷多方奔走,与福建沈家三房的沈六爷搭上话了。两人合伙做买卖出海,在海上翻了船,全赔了进去。这倒也罢了,杨大爷做生意的钱是各处筹来的,翻船的消息一出,债主就找到杨老爷。杨老爷只得把存下来的东西都买了,钱还是不够,杨夫人又拿出体己银子,为着这事儿,杨二奶奶还有杨大奶奶闹了一场。老奴不怎么去杨家,具体也不知。后来杨老爷病了,老奴才知杨夫人他们来了京都。”
明玉蹙眉:“这个福建沈家是不是有位女儿嫁给了陶家次子?”
王福点头:“沈家也有好几支,沈六爷这一支不读书,近年开始做买卖。嫁去陶家的那位,是沈家嫡系沈老爷的嫡出女儿。老奴听说,沈家也出事了。”
“沈六爷那一脉不是嫡系?”
王福摇头:“据说不是,还说沈六爷的父亲成年后才记入族谱,不过近几年,嫡系倒不如这一支。”
杨夫人她们的心思明玉一开始就明白,杨大爷也不是真正想做官,不过是想着做了官更容易做买卖。
可就如楚云飞说的,商人也要有原则方得长久。尽想着占便宜,又哪来那么便宜可占?
反倒是,占了一些便宜,尝到甜头,就想占更多便宜的人更多。可放眼看去,这样的人真能得长久的好么?
杨夫人等人定是被杨老爷揪回去了,等到了四月他们要回南京,希望那个时候,杨夫人她们能消停消停。
王福办事很叫人放心,京都的消息送去后,就把楚老爷迁坟的事提上日程,且已安排妥当,只等楚云飞他们回去。
转眼到了三月低,赵家荣哥搬出后院,在距离外院书房不远的一个小跨院住下来。明菲顺利生下一位五斤八两重的儿子,明玉参加了侄儿洗三礼,南下的事跟着提上日程。
正好孙先生也想回济南看看女儿、女婿、外孙等,楚云飞携一家大小上船南下时,他也动身去济南了。
四月,百花齐放,比起头一回和秦氏去南京,更觉这一回沿途风景特别优美。船舱里时有衍哥朗朗读书声,而调皮的顺哥已经会爬了,听到哥哥读书声,就想顺着声音爬去。
楚云飞索性把次子也抱去,然后大伙就时常听到衍哥读书时,顺哥“依依呀呀”跟着学。
每当这个时候,衍哥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响亮,顺哥也不甘示弱,其他人旁观两兄弟较劲,不觉好笑。
一路好不轻松愉悦,顺风顺水,很快就抵达了南京。
杨老爷却已带着一家大小搬去了乡下。他们也才知道,杨家其他东西几乎都被杨大爷给赔进去了。
楚云飞吩咐王福找人去打听杨老爷一家搬去了什么地方,等楚老爷迁坟葬入祖坟后,楚云飞单独去拜见了杨老爷。
楚家的祖宅收回,模样大抵没什么变化。明玉陪着秦氏整整逛了三天,将宅子每个角落都走了一遍,秦氏不知红了多少次眼睛,但脸上却一直带着笑。
仿佛回到了那短暂的十来年时光里头,丈夫还在人世,从桃花树下走来,肩上落了雪白的花瓣,手里折了一枝绽放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