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坐下。韩氏略迟疑,坐了下来。顾妈妈拿了碗筷来,就替代了她布菜的差事。
直到吃完,丫头婆子收了桌上的东西,另上了茶水,四太太吃了几口才朝韩氏道:“咱们老家在淮安,你们成亲,除了堂叔两位老爷家来的这些本族亲戚,老家还有祖母,大伯母及两个侄儿、大伯、四叔。在山东任上的是大伯父和二伯、二嫂一位侄儿、一位侄女……”
不晓得韩氏能记下多少,明玉、明慧、大奶奶这些在陈家生活的,这会子听四太太说起陈家的人,也觉得多。所谓大家族,大概就是这样。
最后说到京都:“十三嫁了人,如今在京都暂住,小十夫家是平阳侯赵家,你已见过,还有姨老爷潘家,过会子他们要来,也要见见。你十三妹丈去安大将军军营了,这事你也晓得,等回来后再见。”
韩氏微微垂着眉眼认真听着,大抵也在暗暗将四太太刚才的话理顺。不过,就昨儿见识过她身边丫头识人的能力,只怕她理起来也快。从议亲到成婚,虽时间是短了些,想必韩夫人也打听过陈家的人,与她说过。
不管怎么说,这位六嫂不仅漂亮,举止又十分端庄秀丽,见人礼数周全又大方,说话声婉转清丽。虽脸上也带着新婚的娇羞,却一点儿也不做作。总而言之,昨天在新房她一直没说话是因为紧张的话,明玉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可若是说她睡着了,那更让明玉觉得匪夷所思。
怀着同样疑惑的还有明慧,但也不好去问她当时是不是神游去了。
新婚头一天上午,新妇是不得闲休息的。说了一会儿话,就有管事婆子带着韩家的喜饼等物回来。而端庄的韩氏,也不好意去看满脸喜气的婆子。作为过来人的明玉等,自是明白这个程序的意义。
待管事婆子退下,姨太太一家先到了,紧接着就是明菲夫妇。陈明贤也从外院进来,一对新人并肩站在一块儿,自成一副养眼的画卷。四太太吩咐陈明贤带着韩氏去见外头的亲戚家人,两人一走,明菲就低声与明玉咬耳朵:“是不是把你也比下去了?”
明玉不由点头,明菲笑道:“据说咱们六嫂长得像父亲多些,我是没见过韩大人,不过听说韩大人年轻时,京都多少夫人想要他做女婿,结果……”
明玉却想着刚才陈明贤进来,故作肃然的样子,分明不自在,被众人的目光弄得微微红了脸,却一本正经的样子。而韩氏,站在他跟前,眉眼垂得更低,分明也很不好意思的样子。不晓得单独相处是个什么样子,明玉想着就忍不住笑起来。
明菲不免好奇问了一句,明玉就一五一十把自个儿的臆测说出来,明菲也忍不住笑起来,道:“我听说有些地方有个听墙角的习俗,昨儿就该躲在外头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