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
可是自家八辈子都没出过打媳妇的爷们儿,她就笑着把楚韵叫来,给了她两匹红娟布说:“今夏热得慌,你娘家也没陪啥好料子,这两匹布你拿走裁衣裳穿吧。”
尽管已是秋天了,但这确实是楚韵嫁杜家后头一回得的杜太太的东西。她捧着布回来瞅着小荷老师漆黑的后脑勺,心虚了。
冷不丁让人背这么大一个黑锅,她不对,但她努力澄清谣言了。
努力后还不成,楚韵就不费劲了,干脆脚底抹油往乡下溜去躲着,耳不听为净。
她一跑杜容和也跟着跑,当然他除了追妻之外也对稻子很感兴趣。
两人看着田窃窃私语。
杜容和:“这稻子能长得比皇庄的好吗?”
“人家亩产传说是九百斤,我哪敢想?这几亩地的稻子最后种出来能超过普通稻种的亩产三百斤就不算白忙。”
楚韵把小木牌指给他看,说:“这块地的禾苗发出来也不太行,等到灌浆估计许多都是空壳。靠着河水的那两块,出来我先看看产量,要是比秦老他们种的产量大,我就把这些佃户的良种买下来送到乡下去。”
丰年乡如今用的稻种是蝗灾后衙门发的,衙门发的粮种,犹如杜家老米,需要长期食用获得抗体人吃了才不会出事。
杜容和:“新良种你要不要送回去?”
楚韵:“等我的良种稳定一些,产量更多后,我就再送点回去。”
不过这次她就只打算送二十斤种子给里正,让他自己种。
接下来乡里怎么样,楚韵就管不上了,事情做到这里她已经良心无欠。
两人来回在乡里和胡同里跑了几个月。
到十月份,水稻就熟了。
收下来以后的成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