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容和叹气,女儿唯一能离开家的法子就是嫁人,但嫁人这种事,有杜老爷杜太太在,旁人也插不上手。

姑娘们清醒了没用,要大哥大嫂也跟着醒过来为她们打算才有用。

他停下话先问起冬实秋收的事。

冬实秋收自从被楚韵带着人打了一顿,人就老实多了,整日夹着尾巴过活,话也少了,连周围被打劫惯了的大户都特意提着鸭子跑出来看了两眼,就是想看他们死没死。

结果没死。

人都唉声叹气地回去了。

楚韵始终认为他们看起来有一些面熟。

杜容和对两个衙役莫名其妙的敌意也很敏感,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这么值得他们盯着自己吗?

他问:“你上京时时不时见过他们?”

楚韵在京里的生活婚前杜家调查过,她只在城南两条胡同里钻过,没有去过别的地方。

冬实秋收也没有进过城。

如果楚韵真的认识他们,那就只有在她进京路上了。

楚韵摇头,他们没有经过大王庄,走的是非法小路。

杜容和也不急,拉着她靠在床头慢慢说话,笑:“有没有别的事让你印象很深?”

逃荒一样的旅程,楚韵记得的事儿可太多了,他们还差点跟绿林好汉火拼。

但这种事到了京城附近就很少有了,真有匪他们也会老老实实给。

送她来的老爹说京城附近都是官匪,不然早就被清了。

楚韵对这件事印象很深,他们一路上东躲西藏,就在京城外栽过这么一次跟头。

她说:“那是前年夏天的事。”也就是康熙三十二年七月份。

棉花商人宋老爹交完钱当时都没敢走,带着他们哆嗦着歇在了一座尼姑庵。

第73章 心软的好姑娘

杜容和听到他们不去住郊外有名的寺庙而去尼姑庵就狠狠心疼了一把。

虽然老百姓都很信佛道,京里京外遍地都是这些寺庙道观,但人在外居住是没有几个人敢去的。

皇城外的和尚,许多都是酒肉和尚。尤其清人入关后带来了不少畜养奴隶的密传和尚。

这些人又阴森又古怪,对美丽的少女情有独钟,经常会四处搜罗年幼的少男少女回去,先让人做苦力,大一些就做法器修佛。

行为十分残暴血腥,寻常人家都不敢惹这些和尚。死在他们手上也是白死。

因为人家是半合法的,皇帝不让做丧净天良的事,但悄悄做了又有什么关系?

再说,许多宗室也在接见这些密传和尚,为他们提供土地和奴隶,还会有专门的人牙子四处搜罗妙龄少女,送过去给他们做密妃。

楚韵有时候会从这些迥异的风俗中感受到自己异族统治的不同。

她想起来就汗毛倒竖,太原始了!

原始未必不好,原始换一句话说就是有生命力,如果做成舞台剧,兽性人性和神性都存在的舞台永远是最璀璨夺目的。

可惜她是剧中人,自然对除了人性以外的东西都要大肆唾骂。

杜容和很喜欢跟楚韵说自己的思考,他觉得“思考”或者说“观察”很有趣。

楚韵认为小荷老师真的很适合做学者,他在杜家、宫廷中游走时,经常表现出的反应都是客观的“旁观者态度”。

他没有学习过现代人系统的大学教育,但他的洞察力尤其敏锐,并且能够自己总结出原因和结果。

杜容和:“清朝皇帝经常说自己是汉人的帝王也会有庙号谥号,而且致力于在各种有汉人百姓的地方说汉语写汉字、推行科举,但我越了解清史就越发现,满人心里其实十分抗拒‘变得跟汉人一样’,因为他们除了要统治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