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点点头:“不止杜家,男人们心里都有数,他们毕竟要做事,可是,这些人也不会把小民过的是什么生活告诉妻子女儿。”

杜薇不大舒服,她说:“嬷嬷爹娘都跟我们说不能让下人蒙蔽,让我们做好媳妇好女儿,怎么这么重要的事却瞒着我们呢?”

楚韵就问她:“如果告诉你,外边的小民过得很穷,吃不饱穿不暖,你会怎么想?”

杜薇用更小的声音呢喃道:“我会觉得他们说太平盛世都是谎言,我会觉得他们无能,连让人吃饱穿暖都做不到还在家吆五喝六地让我们伺候。老爷回家常摊在椅子上哄太太给他捏肩捶背,说累坏了。”

现在一看,他们也没累出什么名堂。

杜薇:“凭什么让我去伺候他们?我认为我来做这些事,未必比他们差。”

楚韵:“这就是他们不愿意让我们知道的原因。他们太害怕了,害怕我们不听话,害怕哄不住我们。”

杜薇眉头紧锁,楚韵的话让她有些联想。

她想起了留在家里没来的杜芳,二叔就不愿意杜芳出来。

二叔也怕姑娘知道得太多?

那爹呢?

杜薇想了下,爹是个孝子,通常都是听他的爹的。杜老爷没有不同意,他只是说要把杜密带上。

她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自己不同意带杜密出来。她和杜韶还能出门吗?

杜韶被姐姐的假设吓了一跳,捂着她的嘴说:“不可能,姐你想多了,爷爷对我们多好啊,密哥儿吃穿用度哪里比得上我们了?爷爷说让他过来是因为别的姑娘出门都有兄弟们送,所以我们也要有,他就是个送人的。爷爷怎会为了密哥儿不让我们出门?”

杜韶对杜老爷感情很深,杜老爷不管去哪儿都会记得给她带好吃的好玩的,五六岁时都还经常给她们喂饭。

这些都是兄弟们享受不到的。

杜薇对杜老爷感情也不浅,杜太太管教她们时,都是他跳出来拉着自己说“乖宝儿我们不学了,我们买糖吃去。”

楚韵看见杜薇脸上的犹豫,叹了口气。她又不能直接说杜老爷是个神经病。事关至亲,人只会相信自己的眼睛。

再说,杜老爷对她们当真十分好,又还没有做出伤害她们的事。请朱嬷嬷管教孙女,也是他望女成凤。

外边多少人家求都求不来呢!

这让人怎么信他是个坏水种子呢?

杜薇比楚韵想得更聪明、清醒,她反问妹妹:“如果他是假装对我们好,实际想把家业留给密哥儿呢?”

杜薇:“你记不记得沈阳老爷的杜老太爷?他生了一屋子儿女,都让他博清名,不出仕,不用清粮饿死了,独独留下儿女中最聪明的杜四爷活着。”

杜韶当然记得,杜老爷杜太太老在家说这个,就是为了不让她们高看老家人一眼,告诉她们,老家人的钱和地位都脏得惊人,不像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她挠挠头问:“阿姐你说话我怎么听不懂呀?这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

杜薇沉下脸说:“你说,杜四爷是自己活下来的还是被老太爷选中活下来的呢?我是不是就是咱们家女儿中的杜四爷?老爷是不是打算用不如我的兄弟姐妹们做养份,把我养大给他赚点儿什么回来呢?”

至于赚的是什么,她还想不清楚。杜老太爷是用儿女换名声,换沈阳老家东山再起的机会。

杜老爷呢?他想用女儿换什么?

是钱还是权?

杜四爷是男人,男人被选中后是不会成为弃子的,女儿就不一样了。看看荣姐儿在牛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就知道了。

杜韶打了个冷战,一股寒意从脚板底窜到天灵盖,昨晚吓人她都没这么害怕。

她忍不住缩到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