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3)

许三郎看着自家婆娘的神色,就知道她的意思了,不会像之前那样说甚么自家兄弟不用计较这个,难道你是看不起你家阿弟吗之类的话。点点头,让霍香梅收了。

对于许三郎的反应,许二郎还是有点惊讶的。不过他的表情没有甚么变化,他这些年已经在外面锻炼了不少,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否则,他不会主动提出给钱银。

……

过了几天就到秋收的时候了,然而已经收到通知,秋收交税之后,书院正式开始招生。

因为今年的水灾,上头已经有文书下来,税收还是得交,不过只是收五成。这让新村的村民们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而塾里的娃娃则是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之前水灾停了好多天的课重新开了起来,因为要秋收,所以是上午半天课,下午休沐。尽管如此功课却更加的繁重了,先生的态度更加的严谨了。

就算这些娃娃在家里哭天喊地的,那些阿爹阿娘都是一副□□的模样,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为了孩子好的。里正早就给他们的父母做了思想准备了,各种美好蓝图的绘画,真的让人看着娃娃都能想入非非。

……

水稻遇上水灾是不幸的,然而因为及时排水加肥,能活下来的却是不少的。虽然没有去年许三郎家的那样丰收,但是相对于原来的耕种方子,这收成却可以说是丰年了。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得脱了层皮,就连暂住许三郎家的许二郎也穿着短褂到地里帮忙。他是去给许大郎家帮忙的,而许三郎家的还是请人帮忙。没办法家里劳力少,就自家人干,会错过丰收期的,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霍香梅戴着厚厚的帷帽给地里干活的人送水送吃食,之后又是忙着晒谷子的,十几天下来,整个人都黑了不少。别说看到在家里看孩子的王二花那一身白皙的皮肤,就是许二郎那越晒越白的肤色,都是让霍香梅羡慕妒忌恨的,好几次都偷偷的瞄看他。

还被许三郎发现了,啥都不说,只是在夜里折腾得她不停的喊不要了,停,你这大莽牛。如果不是第二天要干活,估计许三郎都会让她下不了床。搞得霍香梅之后看到许二郎,眼神就控制不住的躲闪。

许二郎还特意私下问三郎,“你家的是怎么啦?看到我眼睛就抽的。”。

许三郎一脸蔑视的看着二兄那晒不黑的小白脸,一边心里暗暗的吐槽,道,“没甚么,她最近眼睛不舒服,不是看到你才这样的。”。

许二郎,我不是眼瞎的……

122.二合一

秋收完,按照要求把税给交了,许三郎家还有好些人家都是直接交钱银的。之前是战乱,刚刚又过去的是水灾,谁知道接下来的会是甚么,所以把粮食握在自己的手里是再安心不过的事了。

这次新村好些人家都有汉子一起去走西域,没有去的几乎都算是家里有其它收入,算是不错的。所以对于用钱银顶粮这样的事,并不是很出奇的。

再说,这次就算是遭遇了水灾,相对于其它村子来说,新村这也算得上是丰收了。于是附近的村好些人专门过来,就为了看新村的人收割。

春耕的时候,程司农就专门带着衙役下来观看了耕种的情况。所以这次秋收,他也下来了,一路还让王洪林做记录。这些捕役里面,就王洪林的文化水平好些。

交完税之后,已经是八月下旬。寄寓蔺县所有人希望的蔺县书院终于正式开始招生徒了。

是的,没错,蔺县第一间也是唯一一间书院的名字就是叫做――蔺县书院。据说是县长起的……

其实县长觉得他也很无辜的,这书院对于他来说也是新鲜的事物。以往乡村教学莫不是得益于塾,由父老传授。再往上的县、邑、城,则是建立精舍、精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