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朱秀才却愣住了,这样的诗竟然是薛夫人所作,是一个女子所作。又看见薛明远拿出的诗作,那娟秀的字,仿佛散发着墨香。朱秀才看了看那诗,又在心底里反复默念刚才的诗句,想到第一次见到若水的情景由心底里感叹这是怎样一个慧骨灵心的女子,又看了看正在看着若水的字乐着的薛明远一眼,可惜呀可惜,却偏偏了一个嫁了一个满身铜臭的恶俗之人。暴殄天物啊!

薛明远抬头问道:“朱先生?”

朱秀才才回过神开口道:“哦,东市西面第三家字画店的装裱师傅是个老师傅,装裱出来的作品干净公正,放的久。薛先生要是找不到地方,不如把字画给我,我拿去装裱。”

薛明远直接摇摇头道:“不用麻烦朱先生了。您继续上课吧。”然后冲着两个孩子说道:“都快吃饭了,不准再吃点心了,一会儿过来跟我和你们母亲一起吃饭。”说着薛明远就带着诗作离开了。

两个小孩子嘻嘻的笑着,又回到了座位上坐好。朱秀才的脑海中却依然围绕着那首诗还有若水的身影,他觉得一个如此秀外慧中的女子嫁给一个不通文墨的商人必然有她不得已的苦衷。或许是生活所迫,又或许是父母之命。

现在她的哀愁没人懂,她朗诵的诗句没人聆听,她写的字没人欣赏。她一定非常非常痛苦,自己不能什么都不做,哪怕没有结果,自己也要让她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知她懂她,愿意分担她的痛苦。

于是朱秀才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朱秀才】

朱秀才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联想到了言本中才子佳人的种种佳话,他决定他要以诗传情。

朱秀才突然间觉得文思如泉涌,马上落笔完成了一首诗。然后冲着两个孩子笑着说道:“你们知道嫦娥的故事么?”两个孩子点点头道:“知道,奶娘给讲过。”

朱秀才笑道:“今天读了刚才那个那首诗,我也有感而发作了一首关于嫦娥的诗,念给你们听听。”

两个孩子一听是自己老师做的,马上来了兴趣,都星星眼状的看着朱秀才。朱秀才朗声念道:“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两个小孩子也听不出好坏,但是是自己人做的那就是好的!于是都大声道:“好诗好诗。”朱秀才笑道:“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啊?”果然两个孩子撅着嘴不说话。

朱秀才笑道:“你们把为师的诗作拿着看一看,为师的诗称不上是惊天之作。不过你们才开蒙,学一学一些简单的作诗技巧就行了。今天的作业就是把这首诗拿回去研究一下这首诗里运用了有什么技巧,然后读一下,想一下这里面讲述了什么。”紧接着朱秀才特意跟了一句话“一会你们正好去正房吃饭,不放饭前研究一下,问问别人也行,晚上不要太晚睡。”

两个小孩子点点头,就下课了。两个孩子跑跑颠颠的就来到了正房,若水正在跟薛明远聊天,一看孩子下课了就笑着说道:“又跑回来的,等你们大哥过来,歇一下咱们就吃饭。”

下人服侍两个孩子洗了手,两个孩子就拿出来朱秀才做的诗嘀嘀咕咕开始讨论。薛明远看见两个孩子如此好学自然高兴,笑着问道:“留了什么作业啊?”

薛浩抬头道:“先生作了一首诗,让我们分析一下学一下技巧。”

若水听后对薛明远笑道:“朱先生教学生还有点技巧,我看两个孩子的字也有很大进步。朱先生也不一味的只教书本,教些作诗做对子的技巧,孩子们也愿意学,以后出去斗个文也不怕。”

薛明远笑道:“这么点就想着他俩以后斗文了,处处争强好胜可使不得。”

若水笑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可不能只关注科考的那点东西,这作诗什么的也都的会。再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