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嫂子陪着胸脯保证道:“我写的这价格就是往年的价格,您可以查账本。”
若水接过纸看了一眼,然后把这张纸放在一旁,笑道:“行,那就这样吧。到时候等我的人过去就行了。”
沈嫂子跟沈老娘见状连忙站起来,开口道:“那我们就回去等二奶奶的消息去了,二奶奶您忙,我们有时间就过来给您请安。”说着两人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若水拿着纸看了看,冷笑道:“青素,明天让唐嬷嬷带着人把城里的布店都逛一逛,就照着这个格式把价钱、铺子都写出来。白纸黑字,这每匹布至少涨一倍,赚这么多也不怕撑着。我都懒得跟他们废话!”
青素笑道:“二奶奶拿住这证据,您说他们倒时候把这错往谁身上推呢?”
若水道:“一家的人,没一个干净的,到时候让她们自己打去吧。对了,这都到吃饭的点了,去看看二爷干什么去了。叫二爷回来吃饭吧。”
话说薛明远像兔子一样跑远了,还真是来看薛浩和薛渊来了,不过当然不是单纯来看孩子来了。薛明远过来书房的时候,朱秀才正好让两个孩子歇一会,自己拿着朱笔批着两个孩子的习字。薛浩趴在桌子上一手拿着点心另一手在桌子上乱画,薛渊趴在旁边不知道咕咕唧唧的说些什么。
朱秀才看见薛明远进来了,起身恭迎。两个小孩子也很高兴的跑了过来,薛明远摸着小孩子的头顶道:“好好跟朱先生学,不要淘气知道么?”
两个小孩子甜甜的齐喊道:“知道!”
薛明远朝朱先生一拱手:“孩子给您添麻烦了。”
朱秀才回礼道:“食君之禄,理应为君分忧。更何况两位公子敏而好学。”
薛明远低头笑着问薛浩和薛渊道:“今天都学什么啦?”
薛浩掰着手指头道:“早上先生先让我们习了两篇大字,而后又讲得《千字文》。下午先生给我们讲了几个对对子的小故事,然后教我们对对子的口诀,可好玩了。刚才先生给我们分析了几首诗,先生说现在不会作也不要紧,多学多分析就能做出好诗来了。我们现在也会听诗的好坏了!”
这话把薛明远还有朱秀才都说乐了,小孩子都喜欢说大话,他们也不是故意的,而是他们认识不到什么叫做“会”,所以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就特别可爱。薛明远笑道:“那好,我念一首诗,你俩赏鉴一下,听好了。‘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薛明远说的时候朱秀才也在旁边听,朱秀才听后瞪大了眼睛,情不自禁的频频点头。薛明远问薛浩和薛渊道:”来吧,说书这首诗。”
薛浩毫不犹豫的就回答道:“好!”
薛明远道:“怎么好啊?说出道理来啊。”薛浩憋红了小脸,找不到合适的词。就听薛渊脆生生的回答道:“好听!”
薛明远扑哧一声就笑了,开口道:“你们还真是会‘听’诗的好坏啊”
薛浩委屈的皱着小脸,期盼的看着朱秀才。朱秀才看着两个孩子,分析道:“月宫里种的是什么花啊?就是桂花。这首诗就是借此来描写桂花的,这首诗没有一个字提到桂花,但是却把桂花开遍满上遍野的场景写了出来,一个吹字还写出了桂花开时的神韵。这才是作诗的最高境界,所以你们觉得听得好听。”两个小孩子听后点了点头。
朱秀才这才转向薛明远说道:“不知到学生能否知道此诗是哪位大家所作,方便的话也好跟他探讨学问。”
薛明远笑道:“不是什么大师的作品,这是今天内子出门游玩时游戏之作。我觉得挺好的,就想把它装裱起来,过来就想问问朱先生,哪家装裱店手艺好一些,朱先生能不能给介绍一下。”说着从怀里拿出来若水所做的诗,重新欣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