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3)

但能迟就迟,主要是仲秋对方氏还真不放心。

转眼间,仲秋家的房子契和地契都下来了。连带着分家时分到的,仲秋都一鼓作气的请村长一同都改名过户办了红契。虽然花了些钱,可是仲秋图得省心。

到了三月中旬,也开始该为种地打算了。有勤快的,已经开始把院外的粪肥用镐头敲开,砸碎再掺些土,然后用平车或者担子往地里担了。

仲秋对种地还真不太懂,理论都是从小说里得来的。现在大家应该是侍候冬小麦的吧,地里有的已经见着一层浅浅的绿了。这个时候就该去田里侍候了,到了五月也该收获。然后就得赶紧着种玉米,到10月中旬正好可以把玉米收了。

不过,仲秋看到这里人一般都种玉米或者高粱,要不就是豆子养地。像是麦子你们村种的都少,主要是收成少。

另外玉米收了之后,还可以种些土豆,虽然土豆收获的时候个头比较小。

农村里,能种啥就种啥,只要是吃的就行。不过大多数的人家还是选择耐旱的玉米,不但好管而且比一般的粮食打的都多。

现在才三月,勤快的人就已经开始做肥田工作了。玉米是最损田力的庄家,若是年年种,地不上好肥,减产是必然的。

老爷子分给仲秋家的6中田,去年种的都是玉米,还有高粱,今年施肥是肯定的。

只是,仲秋家分出来,可没有分到肥。院子外面倒是有不少积攒起来的肥,可高氏让不让用还不清楚。

2下田,去年种的是豆子,今年若是想种玉米倒是合适。只要撒一层草木灰就成。

至于靠近山脚的那4亩荒地,仲秋已经打算种土豆了。那地方啥都不太好长,只能种土豆。

三月肥田,四月翻地,四月中旬若是天气好,就可以种地了。到时候,不管是懒的也好,勤快的也好,都要上地里去忙。这一忙就是小得溜一个月呢。

仲秋家里的香肠作坊仍旧在开着,只不过现在家家男人都下地送肥。这女人就得在家里把饭弄好,所以,这时间上就有些紧。

仲秋家里也是要跟着大伙一起干的,自然也不会勉强别人。

一家子一起商量了一下,再做半个月就不做了。天气渐暖,长途运输的话,这东西也放不下。尤其是古代,都是用牛车马拉的,从这边到京都的话,最快也得半个来月,真的因为放坏了入口的话,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吗?

一起又忙了半个月,到了三月中旬,仲秋家的生意收尾。所有人的工钱一起都结算完,仲秋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虽然都给工钱,可是仲秋赚的实在是不少,心里有睦过意不去)每个帮工的人都给了二斤香肠,三斤血肠算是回谢的礼。

自然,别人有,于氏也不少。于氏加上三个孩子,仲秋很是大方地给了五斤香肠和十斤血肠。

于氏自然是乐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给上房高氏送去了一斤香肠,二斤血肠,剩下的她又称了和送给上房同样的数量送回到了娘去。其他的,于氏就放着给自己和儿子们零吃。

对于于氏的小算盘,仲秋很是乐意见到。

于氏懒是因为和大家一起干活,跟大锅饭一样。谁都想少干多吃,现在干活给自己家,那当然是多干多有。于氏也不傻。

只是,就这么一点事,又让高氏大闹了一通。这事弄得整个大王庄的人都知道了。

仲秋在东厢房一边听一边暗笑:真是琐事无常啊!

第67章 打打骂骂忙种田

仲秋很是郁闷地看着哭泣的于氏和跳着脚骂人的高氏,她就不明白了,高氏咋就这么喜欢骂人呢》之前觉得高氏就是扣门儿一点儿,吝啬一点儿。怎么现在竟然变得粘火就着呢?

高氏手里端着个大盆子,里面放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