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3)

铺上拿过《百家姓》和《千字文》以及《三字经》三本书放到了老板的面前:“老板,这三本书多少钱?”

书很新,还带着墨香。仲秋拿的很仔细,这古代的书可都是人手工抄写的多,像这种书局里的书,虽然也有印刷出来的,但是,古代刻版的时候,若是刻坏了一个字,整个都坏掉,所以,特别的不容易。

再者因为不容易,所以,一般买不起书的都会到书局来拿书抄写,你可以抄一本给书局的掌柜的,然后自己留下一本。算是双赢。

不过,印的还是比抄写的要贵些,所以,仲秋拿的这三本都是抄写的。

“《百家姓》五十八文,《千字文》七十文,《三字经》七十文。”老板看着仲秋三个孩子,即不热情,也不怠慢。

“我要了,老板。”仲秋点了点头,“大叔,你这里有没有种田的书啊?就是教人如何种地的书?”

老板听仲秋说都买了,脸上还是多少带了笑意。书是贵重的牲口,不是每一个到书肆来的人都能买得起书的。

仲秋三个小孩子一买就是三本,老板自然是乐呵呵的:“种田的书,你去那边的角落里看看,前几天收了些书。是周家书仆送来的,什么书都有,我都放在那儿了,还没来得及整理呢。”

仲秋扫了一眼角落里堆的书,没有马上去翻而是问道:“大叔,是种田的书就成,你打算卖多少钱?”

老板看着仲秋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笑了:“小姑娘,一本算你三十文咋样?”

“大叔,三十文买种田的书?谁会买呀,农村里种田的,哪一个不是生下来就跟着种的,还用看书?再说了,种田的人,哪有几个是识字的。大叔,你是不是看我是小孩子呀。我就好奇,才背着家里的大人来买书看看的,这可是我省下的压岁钱。”

老板让仲秋的一大套话给弄得哭笑不得,道:“反正那一堆书是我二两银子收来的,你若是都要的话,就再加五十文给我,就算是我的跑腿费了。你看咋样?”

仲秋点了点头:“大叔,那我先看看成不?要是都不是我能要的,我就只买种田书,你看行不?到时候你可不能宰我。”

“不会不会,你去挑吧。”老板叹了口气,又坐回柜台后看书去了。

仲秋拉着子滨,一起在那堆书堆前蹲了下来。

这堆书还真不少,不过,都是旧书。有的书里面还填写了注解,不过仲秋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倒是子滨对这些书很是喜欢,只是看了一眼仲秋,想想这些书要二两银子,又放下了。

仲秋一路翻找,还真让她找了两本农书,一本叫《农田广记》一本叫《北田要术》。

其他的除了一些四书五经类的,还有游记和风土小说。仲秋想了想,到这里也好几个月了,她还真没有摸过一本书,看看地上堆的,大概都有百八十本的,虽然大多数都没用。但是也可以当小说看嘛。

仲秋起身,走到老板面前,笑着道:“大叔,那些书我都要了,你帮我找个袋子装起来好不?”

卖书的老板看了一眼仲秋,还真是有些意外这三个孩子能把书全买了。自然是答应。

“大叔,要是以后你还在种田类的农书,你能不能给我留着,我每个月都会来镇上的。”仲秋看着老板把书装好,仲秋掏了钱付了,这才提出自己的要求。

“行,不过那种书一般人是不会买的,除非像这样不要了要拿来卖的。要是有的话,我就给你留着。”大叔也好说话,毕竟一个小镇上能买得起这么多书的还是少。

仲秋高兴地点头,和子滨抬着书走出了书肆。

一下子买这么多的书,子滨都有些不敢相信。里面有许多书都是要以后学到的,虽然觉得二两银子太贵了,可是想想这么多的书,还是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