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乐呵呵地抱着仲秋回东厢房,上房的灶间里,探春娘俩个开始快手快脚地做起饭来。
老爷子他们进来的时候,正遇上半夏抱着仲秋往外走。老爷子就问了一声:“咋了这是,咋哭这样了?”
“爷,仲秋帮我二婶淘米,弄了一身的水,我这就给你换换去。你快进屋吧,饭一会儿就好。”半夏快速地说完,急步往东厢房去了。
王兴文担心小闺女,和老爷子招呼一声,在后面跟着也回屋子去了。
王兴武看了一眼跟着出来的于氏,于氏半身的水,忙问:“这是咋了?”
于氏委屈地冲着王兴武道:“还不是三丫头,好好地泼了我一身的水,你看看,这衣服换下来,我穿啥?”
于氏这身衣服是粗布的,看起来颜色已经不新鲜了,穿着最少也得有两三年的时候了,裙边的地方已经磨坏了。
“你不是还有身青布的吗?先换上,帮着大嫂把饭做好了。”王兴武对自家的媳妇还是知道的,说仲秋泼了她一身水,这话里十成十是假的。
可老爷子在跟前呢,他也不好多话。
于氏也不敢和王兴武再多说,东屋门口老太太还站在那儿死盯着她呢。
于氏气乎乎地挑了帘子出了上房,回转西厢房去换衣服去了。今天她也是想昨天晚上在老大那里听来的消息想入迷了,要不然的话,她也不会让仲秋帮忙。
那丫头一看就不好惹,何况现在还要把探春的亲事给翘过来,更得小心一点,别把人家给得罪了。
于氏一走,子沧从外面进来,手里抱着一捆柴,蹲到了方氏这边,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道:“大娘,我来烧火吧。”
方氏看着子沧,笑着点头。
于氏那么一个不着调的孩子,可是她生的这三个儿子,除了老三有些小聪明,不太喜欢干活儿外,其他的两个孩子还真不随于氏。
老大子沧今年十岁,比探春小几个月。总是闷声干活,从不说累。不过,就是人有些过于憨厚了。
老二子沣,虽然干活也行,不过却比他哥带了一丝的精明。干活用巧劲,而且不吃亏。
这两孩子知道于氏爱占便宜,所以,面对方氏的时候,总是抢着帮忙做事。
子沧在方氏这边忙着烧火,探春那边已经和子滨一起烧火做上了饭。再有小二刻钟,她们就能吃上饭了。
冬天的饭都比较晚,老王家只有隔个三五天才会吃三餐,一般也是两餐饭。
吃过了早饭之后,大人在家里编东西做些零活。小的就出去玩儿,没人管。
一年四季,也就是冬天可以让孩子们玩儿一玩儿。就连高氏在这个季节也不太拘着孩子。总因是孙子,而孙女却不会出门,她更不会管了。
外屋有方氏她们做饭,老爷子和王兴武便进了屋。
老爷子坐在炕头抽烟,老二就闷头做在一边,看看家具有哪里坏了的,就拿个斧子这边敲敲,那边打打。
“歇一会儿吧,吃完了饭再做。”老爷子看了一眼二儿子,半天才道。
“知道了,爹。”
王兴武虽然起的名字里有个武,可却是个闷性子。不过,这人心巧手也巧。看过什么,只要一琢磨就能做个j□j不离十的。有时候快过年的时候,王兴武也会去镇找个巧活儿,帮人手艺人打打下手什么的。活不累,钱也不会太少。
王兴文心里惦记着自己的小闺女,和半夏前后脚进了自家的屋子。看着半夏把仲秋抱到炕上,赛季上前有些紧张地问:“咋了,秋儿。”
仲秋扁了扁嘴:“我帮二婶淘米,拿不动,洒了。”
王兴文心里叹气,二弟妹就是懒,二弟也说不听她。没办法,只得道:“我的秋儿还小呢,以后不